1
前一阵子特别流行“锦鲤”,不仅人们热衷转发锦鲤,祈求好运;各大公司的“锦鲤活动”也刷屏朋友圈。
但要说到“锦鲤之王”、“锦鲤本鲤”,非这位杨超越妹妹莫属了。当初有人预言她的走红只是昙花一现,但现实是她不仅一直红到现在,更是凭一己之力,制造了刷屏网络的“锦鲤”话题。
如今,她的“锦鲤体质”还在持续发挥着作用。最近,杨超越入选中国新闻周刊评选的“影响中国2018年度人物”,再次将她推向了风口浪尖。
在一众行业大佬的衬托下,杨超越显得格外刺眼。即使要从娱乐圈选出一位年度人物,似乎怎么着也轮不到杨超越的头上。
2018影响中国年度人物名单
沈德勇,最高人民法院原常务副院长——年度法治人物
刘国梁,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年度体育人物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年度文化人物
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院士——年度科技人物
文牧野,知名导演,代表作《我不是药神》——年度导演
陶斯亮,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创会会长——年度公益人物
龚克,教育家、南开大学原校长——年度教育人物
朱民,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年度学者
杨正大,iTutorGroup创始人、董事长、CEO——年度行业领袖
杨超越,火箭少女101成员——年度演艺人物
名单一出,众人哗然。杨超越为国家为社会做过什么贡献?靠脸蛋,靠炒作,还是靠哭?
我估计是“年度热度最佳”,瞎猜的。
激烈点的,说凭什么把网红明星与科学家、行业巨匠相提并论?还有那句无比政治正确的“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截图来自“水木文摘”
我猜杨超越此刻也是一脸茫然和委屈: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入选啊?不是我自己要入选的。(这句也是瞎猜的)
2
中国新闻周刊给出的评语是:这个年轻女孩身上折射出一个时代普通人的奇迹与梦想。
这种“梦想”是否值得肯定、值得宣扬、值得鼓励,先暂且不论。但要说“奇迹”,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时光倒转到两年前,当时18岁的杨超越,或许不会想到今天的局面:万众瞩目,亦遭万人非议。
杨超越出生于江苏盐城的一户农民家庭,自幼父母离异,初中毕业就步入了社会,做过缝纫女工、餐厅服务员等“底层”工作。
没有学历、没有文化、没有技能的杨超越,备尝生活的艰辛。但是,上天给了她一副姣好的容貌,“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机缘巧合下,她签约了公司,成为一名练习生。
杨超越练习生时期,最左边蓝上衣白裙子那个
其实,我一直都弄不懂,杨超越的原经纪公司闻澜文化为什么会签下她。农村出身、过早辍学的她,根本没有机会接受任何艺术熏陶。
若说是看中她青春美丽的外表,《奇葩大会》上有一名叫木汁的女孩,长相也不赖,却因为不会跳舞,遗憾落选SNH48。
以杨超越在《创造101》里的表现,她两年前的唱跳水平应该不会比现在更好。但是,杨超越就这样正式进入了演艺圈。
在点燃今年激情盛夏的《创造101》上,杨超越贡献了最多的话题度。
唱歌跑调破音,吓得导师胡彦斌差点捂耳朵;
跳舞肢体僵硬,被网友们戏称为“划水”;
甚至,她还有“卖惨”之嫌,比赛过程中,常常忍不住压力大哭。
然而,杨超越最终在这个以人气为王的节目中,击败其余比她更有实力的参赛者,成功出道。
不公平吗?确实。从2016年11月开始正式做练习生,到2018年4月参加《创造101》,将近两年的时间,她的唱跳水平似乎并没有什么进步。
但不得不承认,杨超越才是“火箭少女101”里的流量担当,她只需要真实做自己,就能吸引无数流量、制造劲爆话题。而团里其余更有实力的成员,都没有她这样的“天赋”。
就像有人说:有话题度,就是她最突出的才能。虽然这并不符合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只要努力,就有回报”的正统价值观。
人生的吊诡之处正在于此,有时候我们学到的道理,并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印证。
作为“火箭少女101”成员,出道不过半年,杨超越的热度不仅没有极速消亡,反而极速扩大。
先是“锦鲤表情包”爆红网络,后参加《口红王子》、《吐槽大会》、《超新星全运会》、《心动的信号》等节目,节目中真实不做作的性格,让不少人对她黑转粉。
现在,杨超越的人气与热度,恐怕是早已超过比她名次更高的孟美歧与吴宣仪了。
虽然她经常被喷,但不能不承认,杨超越很有观众缘。这点,从她在业务能力如此差劲的情况下,还能以第三名的人气排名出道,就可见一斑。
杨超越长得漂亮,正当青春年华,而且她的美是不带有攻击性的,天生一张无辜的少女脸,楚楚动人,我见尤怜。她的长相,很符合亚洲人对女性的审美。
加上草根出身,没有那么多“装”的成分,就愈显她的质朴可爱。
虽然,我并不认同网上的“戏子误国论”,“戏子”这个词本身就有人身攻击的意味,不符合文明社会的风范。
有些人表面上是反对流量明星,实际上打从心底就看不起娱乐行业,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王朝,粗暴地将整个娱乐行业与“下九流”划上等号。
但是,业务上一无是处的杨超越,已经得了名,也得了利,还要将“年度人物”的殊荣给予她,确实于情于理都站不住脚。
3
看上去大大咧咧的杨超越,其实脑子特别清醒。
她清楚自己的劣势,也丝毫不避讳。她知道,被人评说,是她作为艺人必须付出的代价。
即使成名后遭受众多非议,她也从来没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正因如此,她才能够打破阶层壁垒,过上比之前更好的生活。
至始至终,她心里只有一个最朴素的愿望:挣更多的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让父母看到自己能够独立。
关于“成名的代价”,她看得很开:谁活着不累呢?在工地干活不累吗?如今看着光鲜亮丽的她,其实受过很多生活的苦,她懂得感恩现在拥有的一切。
我们“讨伐”杨超越,不是我们要“伸张正义”,而是她不需要努力与实力,轻轻松松就拥有了一切,实现了“躺赢”的人生,而那个人却不是我们自己。
但是,缺乏专业水准的她,能不能一直红下去?我不知道。会不会终有一天,“流量”不再吃香了,也很有可能。
也或许,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会努力变得更好更优秀。
我羡慕杨超越,因为她拥有所有女孩梦寐以求的美貌和观众缘;我不羡慕杨超越,因为“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