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室里来了一个男生,大二,容貌清秀,却长着一双与颜值严重不符的眼睛——无神、空洞,没精打采。用一种半瘫的姿势坐在沙发上,我觉得只要再给他一个手机,他可能就不需要我了。
男生带来的议题是:无聊。觉得学校里特别没意思,上课也无聊,下课也无聊;老师也无聊,舍友更无聊;玩游戏其实也无聊,但是不玩更无聊。
我很好奇这样一个百无聊赖的人,是怎么想起来找我咨询的。男生说,我女朋友说她跟你聊过,还说你挺厉害的。真是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
我问他,有没有什么让他感觉不那么无聊的事、人或者瞬间,他想了想,说其实大一的时候看见国旗队升旗,觉得挺帅的;又说迎新晚会上看见别人在台上表演,当时心里还是挺羡慕的。
还有吗?
还有学霸舍友拿了国家奖学金,女朋友暑假的时候参加了一个调研活动,给他发了照片,这些其实都挺让他心动的。
那你为什么不自己试试看,不去参与参与呢?
男生本来身体坐直了,听到这个问题,又恢复了半瘫的姿势,嘴角懒洋洋地吐出三个字:“没兴趣”。
1. 我们是否夸大了兴趣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当我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会沉浸其中、会焕发动力、会主动克服困难、会不断突破与创新、会激发自我潜能、会让自己处在“心流”的幸福状态……正是因为兴趣有着这么多甚至更多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不厌其烦地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也不断去鼓励学生或者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现实中,有多少这样的幸运儿每天做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从事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相交的也都是自己喜欢的人呢?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机会,那我们的一生就注定被抹上了黑白灰的底色,从此体验不到任何的幸福和乐趣了吗?
我们是否夸大了兴趣的作用?事实是,在自我认知的四个心理特质中,如果按照稳定性与不适感的强烈程度来做重要性排序,顺序依次是价值观、性格、能力,最后才是兴趣。也就是说,当外部环境特别理想的时候,兴趣是最容易被放弃的;而当外部环境不理想的时候,兴趣带来的不适感影响相比价值观、性格而言是最轻的。举个例子,如果你最看重工作的薪资报酬,哪怕你是个Doer不得不做helper 的工作,只要工资足够高,你都可以忍;但是如果工资少,哪怕你做的正好是R型的工作,你也呆不长久。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在职业中保持着“忍受”的状态,尽管我内心住着一匹喜欢驰骋的野马,现实却给它套上了鞍鞯和绳索,但是只要它能让我得到我渴望的独立、稳定、照顾家庭的需要等等,我可以忍受它的无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需要勇气和资本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师范专业学生中开展的创业教育与动员总是收效甚微,考公务员的大军每年如滔滔江水,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根本性需求,而个体的那点E的特质,不如放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去体现更加稳妥。
2. 怎样让兴趣的稳定起来?
咨询室来访者的问题归根到底不是“没兴趣”,而是“没做过”;为什么不去做,因为怕“做不好”。
兴趣要想稳定,要想真正成为“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动力,必须有能力的加入:尝试一下——有点兴趣——提升能力——做得更好——动力增强——更多挑战!这才是兴趣的正确打开方式。试想一个自称“喜欢游泳”的人,如果连最基本的泳姿都不会,换气也不会,甚至都没游过泳,那谈何“喜欢”?相反,如果他会游泳,再尝试学习新的泳姿,通过不断的练习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从开始只能游50米到500米,能力的提升会激发他花更多的时间来练习,那游泳也慢慢地会变成一个稳定的行为、稳定的兴趣了。
3. 所有的不喜欢,本质上是没能力
就拿来咨询的男生来说,向往过国旗队,憧憬上台表演,羡慕学霸,自己却害怕训练的苦,害怕每天练舞的枯燥,害怕坚持学习的艰辛,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为了让自己心安一些,冠上一个“不感兴趣”的帽子,这确实也是我听过的最无力的借口了。
虽然霍兰德类型论提供了六种兴趣类型,但其实每个人都拥有这六种类型的特征,而且不论我们的特征是什么,我们是能够做任何类型的工作的,毕竟我们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况且霍兰德的理论本来就不是单独说兴趣的,它实际上分析的是人格类型,在SDS量表中,兴趣与性格、能力本来就是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
所以,当你做出“我对这事不感兴趣”、“我不喜欢某个专业”、“这类工作不适合我”等判断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你是不是了解正在做的事情?你具不具备做好它的能力?你的擅长和优势是什么?你有做过类似的尝试吗?你确实付出过努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