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懂得语言的力量,鼓励的话往往能激发对方的潜能,所以正能量、鸡汤很好用。
可是,我问过一些事业低谷、情场失意的人,难过的时候,更愿意听亲近的人说鼓励的话,还是安慰的话。90%的人告诉我,是安慰的话。
我想是因为,鼓励,表示你做得不够好,还需要继续努力。而安慰,意味着接纳,表示没关系,即使你做得不够好,我也能接受。
1、你到底是在鼓励我,还是给我压力?
来做家庭治疗的刘先生,说妻子特别“善解人意”,从来没指责过他,却让他感觉压力非常大。
刘先生工作最近很不顺心,回家后有时候会和妻子说几句消极的话,比如做得太难了坚持不下去,真想放下一切去度个假之类的。
妻子听后,莞尔一笑,回答他,亲爱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你坚持,一定能行的;你可不要放弃啊,你好不容易有了点成绩;我相信你,你一定没问题的……。
刘先生说,妻子一直在鼓励他,给他打鸡血,特别害怕他泄气。他也一直在努力在尽力,情况却是越来越糟。
他现在甚至有点害怕妻子问起他工作的事情,就像孩子不喜欢听父母问“你作业写完了吗?”一样。
她每天就像给一个机器上发条,让它重新开始运作,而自己就是那个机器。
有时候,他觉得妻子不是爱人,而更像他的上司。她把道理捏碎了讲,把鞭策的话换着方式说,没有一句话是错的,也从来没有给过他负能量,可是他,怎么就听得那么累呢?
刘先生问,为什么他不能停一下,为什么她不允许他脆弱?
刘先生感觉到压力,除了工作,除了挫败感,也来自怕妻子失望的担心。
他知道她寄予自己的期望,可能包括对他的期望,也包括她自己未能达成,希望他帮助完成的梦想,他害怕让她失望。
而他隐约觉得自己达不到她的期望时,非常想逃避,却也逃不脱。
2、鼓励,为什么让人有压力?
在一个人自身已经有了压力时,鼓励只会为人增负。
如果一个人没有压力,鼓励的作用是正向的。鼓励能让他知道自己过去做得很好,继续努力,还可以更好。那么,他信心满满地奔赴到更好的信念中去了。
但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有很大心理压力了,鼓励的作用就微乎其微,甚至是反向的了。此时的鼓励,类似责备,听起来是,你并没有尽全力,因为,你还可以“做得更好”。
在不同的情境下,“更好”所表达的含义却是很不一样的。
就像刘先生,心里非常郁闷:我已经很努力了,你不要把我的努力轻描淡写地带过,然后继续鞭策我,好吗?
他可能并没有那么优秀,做不到你想象中的那样好,让他自己承认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也希望你能接受这一点。
在他精疲力尽的时候,他需要的是安慰,是你发自内心的肯定:亲爱的你已经很棒了。而不是话语披着鼓励的外衣,提出更多要求。
3、爱我,请先接纳我,好吗?
我的朋友小许夫妇,是一对模范夫妻,丁克家庭。我曾经问他们为什么不考虑生孩子?小许说,就他那脾气,别吓到我宝宝,这世界上估计只有我忍得了。小许丈夫哈哈笑,明明是因为你没记性,我才不敢要孩子,怕你一转身就不知道孩子丢哪了。
他俩就是一对活宝。吵吵闹闹,非常清楚对方的缺点,互相直戳痛处,却又毫不嫌弃。
生活能过得傻乐呵的人,其实都不傻,他们才最懂得生活,最懂得爱。
他们看到了爱本身的样子:爱你,我要的只是眼前的你,不是完美的你,不是最棒的你,不是将来会更好的你。
我相信你可以变得更好,但那不是我更爱你的原因,而是了解你之后,对你的欣赏和信心。你也可以有自己的小毛病小自私,我都接受,也试着和另一面的你和平相处。
得不到爱人的肯定和接纳,是比自身的挫败感,更让人沮丧的一件事情。
4、亲爱的,放轻松,不苛求自己,就能接纳我。
听了刘先生的倾诉,妻子反思了很多,她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她的工作没有起色,把丈夫看作家庭收入唯一的支柱,不由自主地给他压力,强加自己的意志到爱人的身上,这其实来源于她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
放轻松,不要被一些未知的东西吓破胆。人累了就要休息,休息一下不会失业,即使失业了也可以重新开始。一切哪里有那么可怕?
未来并不可怕,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未来并不一定可以预知,甚至可能并不存在。对未来的敬畏,是过好现在,是放下当下的焦虑。
这不是自我催眠,自我欺骗,而是必须的情绪调适,它决定你当下问题的解决,而当下,决定你一直担忧的未来。
所以放轻松,自己心态平和,不让焦虑控制了你,才能平和地对待你爱的人。
一个人爱别人的能力,其实反映的是TA对待自身的能力,对别人要求苛刻的人,多半因为自己过于要求完美;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小情绪的人,一般也能接纳别人,宽以待人。
所以放轻松,你不那么完美,我也不够好,但是没关系,爱会让我们学会欣赏那个并不完美的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