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汉末到三国这段刀光剑影的时期,卓越人物只有一个,那就是曹操。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曹操应该是个天纵睿智,百战百胜的天才,但如果我们纵观其一生,就会发现,我们被选择性视角欺骗了。
曹操一生经历大小六十余战,十次死里逃生,三次遭遇兵变偷袭,两次险些被暗杀。
面对如此多的逆境,曹操只用一招就解决了问题,那就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用各种理念,诸如画大饼、望梅止渴等故事感染他的组织,使其组织成为当时毫无争议的世界最强。
【2】
大蒙古国的创建者成吉思汗和曹操差不多,始终在人们心目中保持着天下无敌的印象。
固然,成吉思汗一生大小百余战,胜多败少。胜,很多时候都是决定性的胜利;而败,也是一败涂地,换作其他人,早趴地上不动了。
可成吉思汗却凭着一种无敌的乐观精神,用意志为武器,让自己站起来,每次站起来,都要比之前更强大,正是这些逆境,使其成为英雄人物。
除了他,很少有人知道,一代天骄的背后,是逆境的高山大洋。
【3】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张居正用十年的改革将大明王朝延缓了几十年寿命。
在十余年的改革生涯中,张居正虽然大权在握,但仍阻力重重,他面对的逆境要比无数人几十辈子加起来面临的逆境还要多。
但他就是在种种反对改革的壮阔波涛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告诉自己,越是逆境,越说明前方是光明的,在通往光明和正确的道路上,逆境不可或缺。
所以他将改革事业坚持到底,最终,因有他,大明国史更加辉煌。
【4】
曾国藩,资质平庸,多次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来终于考中,仕途却极不顺利。太平天国暴乱后,曾国藩在湖南组织湘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建成了一支自己的军队,却屡屡失败,三次被太平军打的要跳河自杀。
幸好他没有死,否则他就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大成功是隐藏在逆境后面的。凭借着莫名其妙的乐观精神,曾国藩终于活活熬死了太平天国,成为中华历史上的圣贤人物。
【5】
王阳明的一生,无论从学术角度还是政治角度,都是逆境丛生。他的学术被万人诅咒,他是栋梁之材,却从未进入中枢,他的知行合一,是从百死千难的逆境中而来,而正如他所说,正是因为这百死千难的逆境,才有了知行合一的威力。
【6】
王阳明说,一个人在面临逆境时,千万要有乐观的心态,告诉自己,这是老天爷给那些伟大人物的礼物,你不要扔掉,而是要拆开。面对逆境的巨石时,悲观的人看成是拦路石,乐观的人却将其看作磨刀石。
同样一块石头,可以拦住你的去路,也可以磨锋利你的人生之刀,至于是哪种,没有人能帮你做抉择,只有你自己能指示自己。
【7】
为什么在面对逆境时,有人乐观的奋勇而上,有人则悲观的退缩等死?
或者说,一个人的乐观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就需要用阳明心学的“立志”来解释。
人一生下来,跟随我们的心就是万能的,王阳明解释说,心能成就宇宙,心能成天成地,原因就在于之我们的心中本身就有“立志”的成分在。也就是说,每个人来到世上,当他懂得是非善恶后,不需要别人教导他,他就本能似的知晓,人必须要有志向。
如果我们把人分为三等,每一等的人都有志向,不分男女,不分太监,人妖。最低一级的人(困知勉行)的志向是功利性的,我们称它为“有”,比如我要做大官、发大财,我要光宗耀祖,我要妻妾成群。
中一级的人(学知利行)的志向是荣誉性的,我们称它为“无”,这个“无”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将功利性隐了起来,其志向则是这样的:我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级的人,虽然志向听上去很优美,其实内心深处背后,都藏着个“功名”的念。
王阳明所认为的“立志”是最高级的,立志既不功利,也不荣誉,而是状态,那就是一生都不忘存天理,这就是立志,简单而言,圣贤的心中全是天理,不忘存天理就是做圣贤。
当你立下这样的圣贤之志时,你去做任何事,只要以此志向为灵魂指引,所有的事都能圆满。
你要做大官,天理告诉你大官是为人民服务的,你要做土豪,天理告诉你做土豪是扶弱济贫的,你要养猪,天理告诉你要给人民提供最好的肉,你要工作要生活,天理都会指引你,该如何工作该如何生活。
心中有天理,又能投射到事物上,事物就得到了天理,事物则是一件伟大的事,伟大的物。面对伟大时,人内心的良知会油然生出乐观、奋勇向前的力量,所以,面对逆境时,有志向的人,根本不会退缩。
【8】
立志的作用,就是你知道该向哪里走,曹操、成吉思汗、张居正、曾国藩、王阳明就是这种人,简单而言,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知”作为“道”的方面的呈现。
这个呈现是:你为什么存在,你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曹操的答案是,我要结束混乱、割据的时代,复归统一;其他人的答案大抵类似,都有个超越了功名利禄的做事理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知”作为“道”的层面。
接下来就是“知行合一”的“知”作为术的层面的呈现,我有了这样的志向后,该怎么做?
怎么做,是策划、是战略规划。
然后则是“知行合一”的“行”,就是:做什么。
将知行合一这三方面三合一,就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我知道了为什么要做,知道了怎么做之后,在做什么的阶段肯定会遇到逆境,伟人之所以在逆境中不退缩,而且还乐观的向前,就因为“知”的两个层面(为什么做、怎么做)没有被推翻,在他们心中,始终坚信为什么做和怎么做的正确性,所以,逆境只是在他“做什么”的层面对他进行了打击,事实上,这固然是一个人“知行合一”过程中最脆弱的层面,可也是最低层面。
【9】
如果你看懂了以上的内容,那你就可以总结如下:为什么伟大人物在做伟大事情时总是逆境不断,因为其“知”的两个层面(为什么做和怎么做)超越了世俗,超越了当时的价值观,所以当他进行“行”的层面(做什么)时,注定要遭遇逆境。
而为什么他们在遇到逆境时,向来是乐观的,而且注定乐观,这是因为所有的逆境进攻的都是他最低层面(做什么),根本没有撼动他“知”的层面(为什么做和怎么做)。
如果不能撼动上面两个层面,那他就会坚信,自己为什么做的原因是天理,怎么做的策划也是天理,逆境没有撼动他天理的部分,只撼动他执行天理的那部分。
一想到逆境如此蠢,总是不向自己的根本进攻,只进攻些细枝末节,当然要对逆境哈哈大笑,嘲笑它的智障,乐观精神自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