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路都在自己的脚下,都要靠自己的双脚去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
小时候眼中的路,是一条一条实实在在的路,田基,汉头,溪边,河田,洼地,有人到的地方,就会有路。一条一条羊肠小道也好,一条一条泥泞的大路也好,那时都会用开心的、全然接受的心情去走。有时还会带上开心的,快乐的,欣赏路上风景地去走脚下的路,在那时的心里,那是一条一条实实在在的道路。。。。
到了青年时,迷茫了,站在三岔路口,不知道该走哪一条路,害怕前路的未知,不知道走哪一条才是正确?哪一条才能通往幸福?哪一条路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宿?那时站在三叉路口,身边车流人流川流不息,茫茫人海之中,一个小小的我,是如此的渺小,没有归宿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找不到那条是属于自己的路。那时发现世界真的很大,自己的路该如何走?不知道。当时只能像瞎子一样乱撞,无论哪一条,也无论前路是什么,都必须选一条往前走。因为活着,所以必须往前走。没有智慧真的非常可怕,路选错了撞的眼肿鼻青,头破血流。发现选错了的时候却只能捂着伤口往回走,重新再一次踏上征途,继续寻觅自己认为的幸福路。
都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是三十不能立,四十依然惑。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脚下的路更是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知道自己责任重大,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做好事业,顾好家人,努力演着这一身多职角色的戏,走着该走且必须要走的路。
如果能像雪师那样,在很小时就生起了对生命的追问,对活着意义的追问,对自己命运里既定的很多东西生起疑问。如果那样,我的选择是不是会有所不同呢?选择不同,所走的路肯定也会不同,那么命运是否还会像现在这般?
人生的每一个三叉路口都是一个关键的选择,选择决定了要走的这条路,命运就潜伏在选择里,但选择的路好不好走,却是行为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路,好走的容易走的路必定是向上、善行、利众的、形而上的。难走的路上大多充满了自私自利的、贪婪的、邪恶的、充满了贪嗔痴的。
怎样才能走上一条光明大道呢?摘《一个人的西部》里雪漠老师说的一句他改变命运话:‘毫不利己,专门利众’。雪师正是这样做,走上了一条光明的成功的大道。向他学习,必然也能走上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