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你要问如何进行品德的选择,如何进行幸福的选择,没有既定的标准答案。但凡你认定这是必须的,进而在实践中运用,即便你没有到达,至少你拥有正确的方向,你在获得因果,好的因果。
早在古希腊,人类已经开始探讨幸福,会辩论怎样算是活得好,想知道一个人的品德和命运是不是相关。读到他们的讨论,你应该不会觉得陌生。去探讨哪个层面对人生的幸福才重要,这并不是只有古人才有的追求,而是你也会想知道的。
东方人比较内省,对人间的种种现象早已创出一套完整的生命科学,自然在修行和灵性的层面站在领先的地位。回到“一个人的内心和外在的命运是不是相关”这个主题,如《道德经》这段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认为“善”是符合“道”的自然表达。一个人符合“道”,自然会从内心友善,也不会想在这个世界争取什么,不认为有什么是非对错值得去主张。显然,对老子而言,道和外在世界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两个轨道。
过了几百年,东晋时期的《抱朴子》已经渗入了“取得”和“得到”的观念:“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立善积功……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一千多年前,古人就有这样的想法——认为一个人行善、救人、不作恶、善良,想做什么,都会成就,甚至有希望成仙,或得到长生。后来,南宋的《太上感应篇》也提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些话,在民间流传很广,更进一步强调:一个人的命运好坏与个人的作为有关。
明朝一位思想家袁了凡留下一份家训——《了凡四训》,在后世流传很广。袁了凡的第一堂功课是“立命”,认为人的命运不是注定的,而是可以靠自己创造的。第二堂功课是“改过”,认为只要能随时修正小的过失,自然不会犯下大的过错。第三堂功课是“积善”,鼓励人多做善事,命运自然会有所改变。第四堂功课是“谦德”,教人要谦虚,要随时学习,也就有机会改善自己的处境。
自《道德经》之后,《抱朴子》《太上感应篇》和《了凡四训》一千多年来已经一步一步地将一个人的念头和行为跟他这一生的后果联结起来,而认为可以透过念头与行为的改变来取得一生的好命、顺利和丰盛。
西方近一两百年才出现的吸引力法则和心想事成的方法,只能算是刚起步没多久的系统。
更广泛地去探索,自然会发现印度的经典也这么说。每个宗教都有这种“取得”和“后果”的观念,都强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尤其是正向的耕耘,可以得到最好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