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9月1号这一周)我做了三场教练,第三场是跟A老师做的“成为光”那场,这里先说说第一场教练的情况。
第一场教练是找Y做的,做这场教练的背景是当时我特别焦虑。当时有一个工作机会,因为S离职,他之前的招聘负责人岗位空缺,准备进行内部招聘,我在推动这个内部招聘的事情。有同事建议我去尝试这个岗位,我自己本来也好像挺想去的,但又好像没有那么想去,说不出来这种复杂的感觉,所以就找Y帮忙做了这场教练。
在这场教练中,我有很大的发现。一开始我嘴巴里说着这个岗位好的地方,比如我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可以有很多学习和做教练的机会,还能有很多呈现和展示的空间,比如跟学生和一些外部公司合作的时候。但后来也提到了做这项工作有很多卡点的地方。在我不断往外输出这些想法的过程中,通过Y的教练引导,我发现自己其实最想追求的还是内心的平静。我意识到,当自己内心平静的时候,好多事情可能都知道具体该怎么去做。而目前我在工作当中,还是有很多评判、不确定、焦虑和不安全的部分。
当时Y帮我引导到非常平静的状态,我脑海里想到了东北的大森林,里面有好高好高、特别茂密的树林,还有非常安静的水流声。他把我带到那个平静的状况中,让我去感受那份平静,在那个平静里我感觉非常非常安全,甚至觉得比我真正走到那个大森林里,更能让自己内心平静,这一点也让我很意外。当然,此刻的我并没有当时那么平静和安静。
也正是在那个平静的状态里,我意识到如果追求的是内在的平静,那么做现在的岗位和换一个岗位,其实差别不是很大,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如果能一直保持内心的平静,可能也会有更多的力量把目前的工作完成好。因为目前的工作里,很多地方我都是有意回避、躲藏,不愿意去面对的。所以在发现“内心的平静”这个卡点之后,我就一直在想,到底我能不能在现在的环境里找到这份平静,找到平静之后我又能做什么。
不过,这场教练过去已经有三四天的时间了,我想说,当时Y给我做教练时,我感受到的那种力量感、满足感和平静感,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又是对工作的恐惧、内耗、不知所措和怀疑,所以心里非常难受。
昨天我看到一段关于王小波的内容,说他其实之前在大学当老师,但为了纯粹的写作,就把工作辞掉了。我由此想到,四十岁可能真的是人生一个非常重大的卡点,就像王小波当时那样,在那一刻真的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然后就会义无反顾地往前去走。
我自己也经常会有那种勇气,想让自己放弃现在的一切,但又苦于担心、害怕经济上的压力。我希望我能早一点清晰地看到前方的路,因为我很担心人生就这样匆匆而过,觉得这样的人生很没意义。我常常想,如果将来回忆人生的时候,只记得自己做了一些简单、没什么作用的人力资源工作,会觉得这一生活得挺苍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