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跟老家一个亲戚视频,她惊呼:“呀!你们还穿着短袖呢?”于是我变换视频角度给她看:“对啊,还有凉鞋……”
她羡慕地说:“你们多美,我们都要冻死了,保暖衣都穿上了……”
这就是南北气温的差别啊。小时候,我们拉着长腔背课文:
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飘舞
长江两岸,柳树开始发芽
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那时候,夏天在快要被热死的时候,就会幻想着大兴安岭飘舞的雪花,而当冬天真的来了雪花开始飘舞了,又被冻得强烈渴望去到鲜花盛开的海南岛上生活。
第一次从老家来广东的时候,正是寒冬腊月,我裹着大棉袄,秋裤毛裤老棉鞋,坐着火车一路南下,越来越觉得温度上升。
到了广州,居然看到有人穿着短袖骑着单车在路上顶风行驶,觉得太夸张了吧,同一个季节,衣着相差竟然如此之大。
就是从那个冬天起,我就再也没有穿过秋裤了,因为之后的每一年冬天,都在广东,不需要秋裤啊。
终于可以在不冷的地方过冬了,为什么却又怀念那个冬天寒冷的家乡呢。
小学的时候,冬天一放学,寒风刺骨,大家把棉袄紧了又紧,口里哈着白气往家里跑。
有时候迎头风太大,就背过身子倒着走,一边走一边搓耳朵,或者把手搓热了捂住耳朵,不然耳朵就要冻掉的感觉,真是巴不得立刻到家,家里有挡风的门窗,屋里有温热的饭菜。
中学的时候,冬天下了晚自习,同村的孩子们结伴回家,天寒地冻,北风呼啸,我们实在是要冻僵了,就从别人家地头抱了晒干的玉米杆子来点火取暖,可是野地里烤火,热了前胸,凉了后背,总也不能全身温暖。
再说,玉米杆子是农家用来烧火做饭的柴火,老被我们放学路上拿来驱寒,主人家不干了,有次他躲藏在地头,守株待兔,等我们开始点火的时候,他大吼一声:别跑!
吓得我们拔腿就跑,一口气儿跑到家,关上屋门,心还在狂跳,却发现一点都不冷了,甚至跑出汗来了,那样刺激的感觉,一直让同伴们津津乐道。
冬日里雪后的早晨,爸爸总是背一杆猎枪,去山上找兔子,循着雪地上野兔的足迹,必有收获。
而我们小孩子们,会学着闰土的办法,在院子里扫出一片空地,撒上麦子 ,用短棒支起一个竹筐,攥着长长的绳子站在门口,只等觅食的鸟雀进去,把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
那些小时候有关冬天的记忆,越来越远了,我们的孩子,从来没有体验过我们小时候的经历,她们一直在这里,过着不太冷的冬天。
我却开始怀念,曾经的点点滴滴,我还是不喜欢家乡冬天的寒冷,但是我怀念,寒冷的天气里那些温暖的片段,那些逝去的时光,那些回不去的冬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