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很意外的,今天同学妈妈给哥哥打电话,询问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哥哥在接到电话后,对同学妈妈的问询,回答的条理清楚、彬彬有礼,解答了同学妈妈的疑惑。
从我的角度,我挺意外的,因为很少见到这样侃侃而谈,说话有理有据的哥哥。
二
最近,我的想法又有了一些进步。一是,想清楚:要提前还部分房贷。由于我们贷款总额较高,计划用十五年时间加速还完。二是,当哥哥妹妹长大后,生活中的项目越来越多,会更加动态地去考虑不同阶段的目标,能够很好地达成目标,保持开心的冲劲,是很重要的事。
我背上贷款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但这期间我并没有提前还贷的想法,回头看来,浪费了中间一段挺宝贵的,孩子小、老人年轻的黄金时期。
三
我简单算了算,如果再过十年:我和队友会从40岁走向50岁,而家里长辈则会从63岁走向73岁,而两个孩子则分别从9岁走到19岁,以及5岁走到15岁。因此,在这十年里,我和队友最重要的是保持工作、生活以及投资上的纪律性,实现工作稳中有升(或者说,保持竞争力),构建好的家庭环境。以及实现一定的净资产积累(而非像现在的负资产)
今天,说说,我对家庭环境和资产配置上的一点反思。
一是,在家庭中保持情绪平和。
二是,提前规划好孩子每天的功课。
三是,每年还一小部分的房贷本金。
与孩子们的相处 - 目标明确,功夫在平时
如果远看哥哥最近的表现,其实挺好的。比如,在三年级全班第一次竞选班委的活动里,他成功竞选上班长,同时还当上了中队长。
但由于最近哥哥的日程安排得实在是太满了,因此他一方面是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另一方面我急于想推动他在不多的时间里、完成不少的事情,而出现了更为频繁的催促、提醒甚至到不断喊叫他的状态。我在家庭生活中,是容易出现:皱眉头不耐烦的状态,数落哥哥不够自律主动,不断喊哥哥、妹妹开始吃饭或进房睡觉。
我并不喜欢我的这种状态,我理想中的家庭氛围应该是温暖且平和的。因此,今天我也借周更的机会,理了理他这个阶段的目标:一是,充足的睡眠和一定的户外活动。二是,课内完成及时的复习和拓展性学习。三是,继续加强哥哥的阅读和诵读。同时,未来一个月他的日程还是满当当的,包括了:他未来一个月的安排有:一是,期中考试。二是,密集的生日活动,预估起码有三场;三是,合唱团的专场演出;四是,学校运动会。
记录时间和金钱的支出
最近,我攒了一个小愿望,希望开始为提前还完房贷做一些准备。这个念头的缘起,是因为看到连叔公众号上有一封读者来信,大致讲得是:一位读者的哥哥在他需要买房时,都会主动借给他一笔钱,而他在之后的数年通过省吃简用,把这笔钱换完了。
我从12年起就开始购置房产,相应的,我也承担了贷款。由于我的现金流可以支撑,因此每个月我都稳定地还贷,同时也都愉悦地花着钱,不太控制花销。随着家庭人口数的增多,我每月的支出自然水涨船高。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在哥哥中班阶段,他的私立幼儿园费用、外教口语课、钢琴课、游泳课以及外语课整体的费用每个月就在1.2万元左右。这样教育经费支出,我们延续了不短的一段时间。
目前,我们未偿还的贷款规模仍不小,还有大几百万元。这一次,我转变了思路,开始看到另一项选择,就是我们的支出里应该包含“一定比例的贷款本金”偿还的安排。比如说,先暂定每年完成10万元的贷款本金偿还计划。在考虑贷款本金偿还安排下,我们再行安排其它的花费。这背后也有一种感受,因为我大约两三周就会系统清理一次家庭环境,所谓的清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大量的“扔”;另一种则是在“扔”后的规整。在不断的清理过程中,我发现给孩子买的不少玩具最后的结局是被“扔”掉,其中给孩子买的(特别是妹妹)有30%的衣服也是不常穿的,最终被转送或者是回收处理。另外,还有20-30%的书籍同样使用率有限。
因此,往后看,每月我会开始尝试进行月度收支规划,尽可能简单,也尽可能去解决未来生活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