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课文《秋天的怀念》选自《我与地坛》读了很受感动,于是买了书回来细读了俩遍,好几处都落泪了。
地坛在多年前是一座废弃的古园。作者对古园的描述非常细致:“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饰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退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这个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作者史铁生在他最狂妄的年纪被上天无情的残废了双腿,只能终身与轮椅为伴。痛不欲生的作者每天都与自己的内心做着强烈的抗争,死,是他每天都要想的事情,但是他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在困境与黑暗中参透了生死,最终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路。
“”
作者正是在那个“荒芜而不衰败”的园子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着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着每一种人生的价值。
他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还在思考着自己的亲人所承受的痛,尤其是他的母亲,在他残疾以后失魂落魄的那段日子,母亲每时每刻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伺候着他,想问他一些事情又那么犹犹豫豫地不敢问。他去了地坛那些漫长的时间,母亲是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加倍的,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地坛只是一个载体,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通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寻找希望的过程,还有对母亲深深地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