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课题研究后的反思

一、在选择课题研究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小、新、常”。

话题小,操作性强,指向性强,不会老是说大话,更加真实。“常”在教学工作中是一种常态,比如“数学日记”“起步作文”“作业新设计”,到时候落实课题和收集资料的时候,就会非常真实。我们可以真正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课题研究,进行课改,真正达到促进教学的作用。收集资料也是非常齐全和全面的。当然,需要课题“新”,与众不同,新颖独特,才能突破自我,与时俱进。

二、 课题研究工作要实实在在地去干,去落实。

比如,课题研究的申报工作,要真的有自己的研究目的和背景。要有实施的计划和安排。要有调查问卷和调查报告。平时需要开展一些会议的研讨或者会议记录,以及阶段性的计划和教学反思。一个适当的时候,要写教育教学论文,要有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以及教学课例和经验总结。不是临到要交资料的时候,才去造一些莫须有的东西。比如,去摘抄人家的论文稿子,或者用人家的教学设计等等。既有被人骂抄袭的风险,自己良心上也过不去,同时,也发现自己的课题研究虚有其表,不是真实的。

三、 在平时要积累资料,做好收集,到时才能整理好稿子。

比如,平时在电脑里建好资料文件夹,到时可以直接将需要的资料提取出来。也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博客和微博已经微信公众号,这样资料就真的是一直就在,而不必到时候临时抱佛脚。如,我看到一个名师工作室,他们就是专门建立了一个博客,专门进行资料的收集,到时时间、地点等等一目了然。不必到时候突然手足无措。平时也要注重工作的过程性,比如,开会,教研活动,上课的照片和视频,以及获奖证书,学生获奖照片等等。

四、对于课题的研究,平时要勤快些,不要拖拖拉拉,一会儿犯情绪病。

我经常犯情绪病。一会儿不想干,一会儿不愿意尽力干。这样很不好。平时要勤奋努力,不要闹情绪。课题研究需要多搜集资料,多钻研,多付出时间。平时要勤写,勤思,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教研活动,比如,积极上课,积极写作,积极培养班上的学生,让学生多出成绩。勤搞活动,勤总结反思。让自己有真正的教学成果。要认真搞钻研。

这也是让自己专业精湛的一个办法。的确是在不断地行动和实践中反思和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教师做好课题研究有诀窍 中国教育报 2015-01-30 07:07:19 做课题研究,对很多教师而言,都是个难题...
    刘杰平ljp阅读 8,113评论 0 9
  • 忘记了第一个字是怎么写出来的了。就像忘记了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所谓的知识是什么样子,是一句话还是一个数字,就像是忘记...
    应晓菲阅读 2,939评论 0 1
  • 本文参与#见字如面·寸草春晖#活动,此文章为作者原创。 姓名:王宇静 学校: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联系方式:1...
    沐颜fighing阅读 2,7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