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成长,请先克服“控制欲”

40岁的单身男明星,因为妈妈的过度控制与关爱,至今未婚,说的就是《我家那小子》中的朱雨辰,曾经连续出演两部全国大火的电视剧(《奋斗》和《我的青春谁做主》)也没能红起来,去年倒是因为带着妈妈上节目而上了热搜。

在节目中,妈妈明确表示“他的每一段感情我都知道,我都会去干扰。”

不仅如此,每顿饭吃什么、每天喝什么果汁、拍戏接什么戏,甚至连微博发什么,统统都要由妈妈来安排。

网友们纷纷吐槽:“有这样的妈妈比妈宝男更恐怖啊!”

其实,关于“控制欲”,在中国的育儿理念里,打着“爱”的旗号已经横行霸道了多年。

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就要遭遇每15分钟被提溜着上一次厕所,年纪比较大的长辈甚至在孩子2-3个月就开始这项比赛,在他们眼中,孩子懂得配合大人把尿的时间撒尿,那就是育儿生涯中的一项重要成就。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每15分钟他们就必须被打断手中的事情,强迫着去进行另一项非自主意愿的事情。

我强烈建议,认为强制性把尿是对的家长,应该自己设一个手机闹钟,每15分钟响一次铃,我相信不用一天时间,大部分家长都会被折磨到神经衰弱,痛苦不堪。

同理的,小孩子被定时强制性地把尿时,他也在经历这种痛苦。

当他在专注研究某一件玩具时,那就是他的工作,他需要独立探索这个世界的一切,大人如果在这时打断他的工作,不仅会影响他的专注力,而且会打击他的自信心和自我规划能力。

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被控制的环境,有可能会造成孩子性格过激(因为被过度压抑而造成的反效果)、独立性差、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对孩子的如厕训练应该在1岁半-2岁这段期间,在孩子能够理解家长的话语,并对拉屎拉尿这件事情有了认知的基础上,家长再通过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孩子独立如厕。

过早强迫孩子在规定时间上厕所,其实是家长未能接受孩子自我意识,对孩子进行控制的一种表现。

在中国的家庭观念中,不乏有人认为“孩子就是属于父母的,父母要打要骂都是理所当然的,何况上厕所。”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从出生降临到这个世界,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随着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加深而逐渐产生自我意识,会逐渐明白自己的需求。

家长认为对孩子好的时候,应该先允许孩子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询问。

例如,我们认为孩子可能需要喝水的时候,不妨先询问孩子“宝宝,你想喝水吗?”

而不是拿着水杯追着孩子跑,一边跑一边喊:“快来,到时间喝水了!必须要把这杯水喝完才能去玩!”

理解,并尊重,是陪伴孩子成长应学会的第一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148评论 2 14
  • 这是一篇关于孩子如厕训练的经验总结,我曾经在训练孩子如厕方面掉过很多个坑,但是所幸的是,后来通过学习,同时结合自己...
    桔梗JXH阅读 16,707评论 3 14
  • 2006年10月18日 星期三 预产期已过了6天了。40周的时候,医生已经最后通牒了:过一周再不生...
    羊羊羊羊汪阅读 14,635评论 1 15
  • 感觉提前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懂得怎样去适应的人。即使一个人,日子依旧有条不紊地过着,因为时间的流逝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
    牧已阅读 962评论 0 1
  • 陌生人, 若我是来路, 你可愿做归途? 晚安·好梦❤️
    医尘阅读 3,047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