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优孟衣冠
【拼音】
yōu mèng yī guān
【释义】
优孟:春秋时楚国著名的的演杂戏的人,擅长滑稽讽谏。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之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盂。”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馀,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解释: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靠卖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优孟。”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
【近义词】
东施效颦 鹦鹉学舌 衣冠优孟 邯郸学步 粉墨登场
【反义词】
别具一格 独辟蹊径 别开生面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楚庄王宫廷有位艺人优孟,优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的方式劝诫楚王。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一直和他交往,两人关系很好。孙叔敖患了重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一定很贫困。实在无法生活了,你就去拜见优孟,就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
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生活贫困,靠打柴卖柴为生。一次在路上遇到优孟,他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
父亲临终前,嘱咐我困难时就来找您。”优孟说:“你回家吧,什么地方也不要去。”
优孟回到家里,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多,模仿得很像孙叔敖了,连楚楚庄王和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有一次,楚楚庄王设宴,优孟就装扮成孙叔敖的模样上前为楚庄王敬酒祝福。楚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宰相。
优孟说:“请大王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天后再来就任宰相。”楚庄王答应了他。
三天后,优孟又来拜见楚庄王。楚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我的妻子说千万别做楚国的宰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那样的做宰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国,帮助楚王成就了霸业。现在他死了,他的儿子竟然贫困到每天靠打柴维持生活。如果要像孙叔敖那样做宰相,还不如自杀。”接着他又唱道:“住在山野耕田辛苦,难以获得食物。出外做官,自身贪污卑鄙的,积蓄了财富,却没有廉耻之心。
虽然自己死后家中富足,但又害怕自己做了违法犯罪的事,不仅自己被杀,还连累家庭也遭诛灭。贪官哪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做非法的事情。唉,清官又哪能做呢?像宰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
在优孟的嘲讽下,楚庄王很内疚,他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四百户的土地封给他,用来祭祀孙叔敖。孙叔敖的儿子拥有了封地,传了十代都没有断绝。、
【造句举例】
每一次他的偶像转换形象,他便马上跟风,他这种优孟衣冠的做法使得许多人偷偷在背后讥笑他。
有的同学刚刚开始学写文章就想模仿作家的手法,结果是优孟衣冠,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