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幽门螺杆菌(下称Hp)相关知识的科普,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它不但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相关,还与胃癌有密切关系。
但是有许多人对它的了解是片面的,今天咱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大家对幽门螺杆菌常见的认识误区。
1、感染了Hp不一定会伤害胃黏膜?错误!
Hp感染后,100%会发生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只不过约有70%的人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症状。
研究发现,与以下疾病相关:
100%的患者均可出现慢性活动性胃炎;
大约15%-20%的感染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溃疡;
大约5% -1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
大约1%(一说3-5%)的患者可出现胃癌、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此外还有数十种胃外疾病与之相关,比如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非常见胃病,以及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
但只要及时根除Hp,尤其是在感染初期(浅表性胃炎阶段)根除,几乎可100%预防肠型胃癌的发生。
2、Hp对人体有益,是共生菌?错误!
全球幽门螺杆菌研究权威、美国的 Graham DY教授指出:唯一好的幽门螺杆菌就是死的幽门螺杆菌,意即“所有活的幽门螺杆菌都是有害的”。
《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2015》也强调:“建议治疗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除非有抗衡因素”。
少数人认为,Hp已经与人类共存多年,对人类的免疫力提升、肠道菌落协调、反流性食管炎、哮喘等可能有益处,大多数感染者并没有症状;
实际上,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证明幽门螺杆菌对人体有益;反而是浩如烟海的实验证明,Hp是一种可传染的致病菌。
没有症状并不是没有伤害,无症状感染者100%存在活动性胃炎,甚至有些已经导致了胃癌,也没有明显症状。而经过杀菌后,消化性溃疡、胃炎等会得到治愈和缓解。
3、没有症状,不需要治疗?不完全正确。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如果没有症状,根据个人意愿,也可以选择暂时不予治疗。
但是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来说,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要治疗,比如萎缩性胃炎;胃癌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抽烟;长期服用非甾体药物者等。
但从预防胃癌的角度来讲,即使没有症状,也要治疗。
4、感染了Hp不需要吃抗生素,中药等就可以治好?错误!
我们所说的根除治疗Hp,是强调“根除”,而不是抑制。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个别中成药、中药方剂能够完全杀灭Hp;现有的证据表明,某些中药复方(比如清热解毒类的蒲公英、地丁、黄芩等)可以抑制或部分杀灭Hp;但是,单味的中药、食材,更不靠谱,比如网传的大蒜、丁香茶、火麻油、蒲公英等,均不能彻底杀灭,但可以辅助西药提高根除的成功率。
目前常规治疗Hp感染,推荐使用含有铋剂的四联方案:
即,两种抗生素+一种PPI+一种铋剂,疗程14天,不低于10天;目前此方案的根除成功率还在90%左右。
5、感染了Hp一定会得胃癌?错误!
感染了Hp,不一定就会发病,只是发病的机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长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因素一蹴而就的。Hp感染,是这些致癌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所以,WHO将其列为一类致癌因子。
对于胃癌来说,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唯一目前能够确认的,最可控的一个因素。我们在感染初期杀菌的话,就能大大降低胃癌的风险。一般认为,18-40岁根除,收益最大。
6、根除Hp会伤身体?错误!
目前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主要是铋剂四联(铋剂+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
目前推荐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等。
服用抗生素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口苦/金属味/舌苔厚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皮疹、头晕、乏力、肝功能损害等。
对肠道菌落的影响,在停药后会在短期内回复正常。
7、治好了也很容易复发?不完全正确。
很多人知道,Hp是通过口-口传播的。在中国,由于独特的餐饮习惯,很难做到西方那样的分餐,甚至推广公勺、公筷都很困难。那么,被感染的机会似乎无处不在,几乎无法预防。
既然容易感染,还治疗它干嘛?辛辛苦苦吃了半月药,一顿饭就会再次感染!
事实上并非如此!
很多人感染Hp是在幼年时期,甚至是婴儿时期,相对来说成年人不是易感人群。所谓的复发,很大一部分是上次根本没有根除成功。
所以对于成人来说根除之后的复发率是很低的,不需要担心这一点。
但还是需要注意预防,尤其是有萎缩性胃炎、胃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来说,根除成功后,还需要每年复查。
8、查出来有抗体,就有免疫力了吗?错误!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产生抗体,但这种抗体并不能保护机体避免再次感染。
我们检查幽门螺杆菌有一种抽血查Hp抗体的方法,这里需要注意:
1、即使Hp抗体呈阳性,也不代表对Hp产生了免疫力,还有再次被感染的可能;
2、如果结果是阳性,仅代表曾经感染过,不能证明是现症感染;就是说,你就是根除成功后,抗体也是阳性的;所以不能用于治疗后的复查;
3、如果是阴性,那么就可以断定没有感染。
9、吹气的数值越高,病情越严重?不是!
幽门螺杆菌检查手段,都是定性检测,不是定量检测,数值高低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只要看结果是否是阳性即可。
由于碳13/14呼气试验的高准确性,目前是检测的首选手段。由于各地各医院使用的设备不同,数值标准也不同,因此,只需要看结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