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出自谁的笔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有人这样问你,中国哪个是地方最好玩的。你通常会告诉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没错,苏州和杭州这两个地方可称得上中国最美的旅游景点。这是中国的一句传统俗话,但大多数人却不知道它出自哪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苏杭”指的是中国的苏州和杭州,它们都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苏州位于中国东部的江苏省,曾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它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杭州位于中国的浙江省,曾以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曾经来到中国,他称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苏东坡也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在宋朝开始提出来的。这句话表达了自南宋以来,人们对于这两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句话的由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宋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范成大曾在《吴郡志》中写过:“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两座城市的景色非常秀丽,而且政治和经济方面都比较领先,人民犹如在天堂一般,过着富裕的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在元朝有一位文人曾写过一首《蟾宫曲 咏西湖》,里面就真正出现过这句话,他的名字叫奥敦周卿。

      奥敦周卿是元初女真族人,奥敦是复姓,周卿是名字,号竹庵。他虽然是少数民族,又生长在北方,但长期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后来成为儒家门徒。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至元八年,奥敦周卿由怀孟路总管府判官调河北南道提刑按察使佥事,是主管一路的司法大员之一。他的顶头上司是按察使及副使。按司法程序,所有该衙门发出的法律文书必须由他签署才能生效,所以,他的权力并不小。

      境内有位叫札木秃的人总是鱼肉百姓,无恶不作,奥敦周卿实在看不惯了,很想将他绳之于法。但总因副使的阻拦,不能如愿以偿。后来有个叫札木禾的人犯法了,奥敦周卿看到案卷后心生一计,立即将“禾”字下边填上个“几”字,将札木秃就地正法了。奥敦周卿的这种作法还得到按察使的支持。

      奥敦周卿终于出了这口恶气,按察使也心头高兴。案子办完了,奥敦周卿突然想起了柳永的一首《望海潮》。词中有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将杭州风景写得如此之美。于是他提出请假半年到杭州一游,按察使很快就答应了。临走前,按察使说:“去游玩之后别忘了把西湖美景带给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奥敦周卿来到杭州之后,西湖的美景果然名不虚传啊。于是,他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吟了一首小令,当场写下了这首《蟾宫曲 咏西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奥敦周卿游玩回来后,按察使便问起可曾带回杭州的美景。奥敦周卿立即呈上小令,按察使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首散曲。上面写着:


图片发自简书App



                  蟾宫曲·咏西湖

    西山雨退云收,缥缈楼台,隐隐汀洲。

    湖水湖烟,画船款棹,妙舞轻讴。

      野猿搦丹青画手,沙鸥看皓齿明眸。

      阆苑神州,谢安曾游。

      更比东山,倒大风流。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

    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

      春暖花香,岁稔时康。

      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按察使看完后连连称赞:“能把西湖美景写得如此之美,总算没有白跑一趟,你可真有才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奥敦周卿的这首元散曲小令,后来录入《全元散曲》。本曲是作者歌颂杭州西湖两首小令的一首,用“宜西施淡抹浓妆”是化用了描绘了西湖的风姿。后来,该曲成为历来歌咏西湖的一篇佳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以理解为:天上有天堂,人间有苏杭。它在中国各地的风土谣谚中广泛流传。因此,即便没有去过苏州杭州的人也一定会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