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天真无邪,是生命最初几年的状态,孩子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都写在脸上,想让他们不表达出来都难。时光流转,有一天,你忽然发现,浑然未凿的娃娃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许多悄悄话宁愿和同伴分享,或者自己一个人躲到房间的角落发呆。不用惊慌,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里程碑,他有自己的秘密啦。
01
孩提时,我在家附近的一个灌木丛生的屋棚里找到一处秘密的藏身处,这是我的秘密花园。在那里,我可以避开大人的视线,远离喧嚣的人群,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屋棚坐落在菜园边上,经常有蜜蜂、蝴蝶、蛤蟆光顾。阳光透过缝隙落在我的脸上,松软的泥土和落叶让我感到很自在、放松。在这段静静的时光里,我觉得自己也得到了净化。
有时,妈妈做了我不爱吃的米粥或者胡萝卜,我就偷偷溜进秘密花园,躲上半天。我的内心有一种胜利的喜悦,又掺杂着忐忑和内疚。妈妈见到我时,我只告诉她去领居家玩了,所以她一直没有发现我的秘密花园。
如今家有小儿佑宝,尤爱钻抽屉、箱子、柜子等狭小的半封闭空间。才一岁半,小家伙已经把“不”当成他的口头禅了。最近,他会忽然跟我摆摆手说“不要”,意思是让他自己玩会儿。
也许每一个人在他的儿童时代都有自己的秘密基地,比如,狭小的衣柜、黑暗的过道、废弃的谷仓、工厂等。想一个人独处时,就会躲到这些秘密空间。我们在自己的秘密基地,体验和外面不一样的世界,可以不用吃不爱吃的胡萝卜,可以无所事事,待在里面做白日梦,也可以和小伙伴打造自己的秘密王国。
02
把自己内心的想法隐藏起来的能力,即保守秘密,并非与生俱来就有的。玩捉迷藏游戏,孩子逐渐学会把身体隐藏起来,使身体不可见。有一天,他忽然发现可以把内心的想法隐藏起来,就像躲猫猫一样。
马克思·范梅南在《儿童的秘密》中说,“孩子们对自己的感觉的隐藏其实是一种成长的标志,是他们走向独立的标志。”
保守秘密需要自我控制和心理智能,自我控制包括表情、肢体语言的控制,心理智能则是指理解秘密和隐藏秘密的智慧。想让一个幼小的孩子保守秘密可不简单,一个孩子会跟妈妈神秘地说:“我不会告诉你爸爸给你买了什么生日礼物,虽然它是在花店买的。”
孩子刚出生时,他眼中的世界还是动画片式的,自我和外部世界并没有清晰的界限,老子的“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说的就是这种主客一体、世界一元的共生状态。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还没有分化出来。
当孩子不愿将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告诉父母或其他人时,他们会第一次体会到秘密神奇的分隔力。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孩子可能就获得了一种自我认知。在体验秘密时,孩子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内在的灵性、隐私以及内心世界里其他看不见的东西。
有时候,孩子们想要远离他人,找一个藏身处把自己隐遁起来,在那里,孩子觉得安全、隐蔽,无限接近心中真实的自我。在这个秘密的藏身处,孩子会体验到日益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将影响他们的精神生活。
03
在秘密基地,孩子们可以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体验别样的天地。
沈复的《幼时记趣》也可窥见秘密体验的踪迹,“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健康的秘密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泉源,在秘密基地,孩子们远离大人的监督和生活的喧嚣,是全然放松的,安全的。这时候,孩子想象的阀门被开启,以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上天入地,天马行空。
秘密还是一把建立关系的钥匙,当孩子邀请小伙伴一起进入秘密基地,共同打造独属于他们秘密空间,这是一种相互的信任和委托。分享秘密也有同样的效果。孩子有时会愿意和大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有时候更倾向于和小伙伴分享。秘密好像一件礼物,搭起友好的桥梁。
五岁的小外甥毛毛已经有了自己的秘密基地——一处灌木丛生的洼地,这个秘密基地是他和一个小伙伴一起打造的。秘密基地里面放了许多树叶和干花,还有一些玻璃糖纸、小盒子。在里面他们可以藏宝、游戏,可以做白日梦。毛毛愿意和大人分享他的秘密基地,只不过,大人很快会忘记他的秘密基地。
秘密还有许多别的价值,体验秘密有助于丰富并深化自己的内心体验,孩子通过秘密来体验深层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
范梅南说:“如果孩子把自己的秘密之所看成一个神圣的地方,那么他们的精神也会得到净化。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会有一种神圣的冲动,一种实现自我的自由发展的冲动,这是一种自我存在和自我发展的体验。”
04
秘密的存在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秘密也并非孩子的专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体验着秘密,都在努力保存自我的私人空间。
我们的文化不太支持秘密的存在,许多大人喜欢对孩子的秘密刺探到底。尤其是在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我们恨不能有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孩子不在我们身边时所发生的一切。
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为他们的安全提供保证,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方向;孩子需要体验秘密,需要私人空间。监督和秘密,二者之间存在一种矛盾和张力。
大人应该监督到什么程度,应该在什么时候止步,让孩子自己处理呢?其实,监督和秘密,二者缺一不可。孩子既需要监督性的注意,也需要有养成独立的内心自我感觉的自由。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一方面渴望脱离大人的监督获得自由,另一方面又希望大人始终在那里,遇到个人问题时,可以获得支持和理解。
尊重孩子的秘密,而不是视作洪水猛兽,是孩子健康的个性形成的基础。反之,过度的监督、压制,孩子只好把秘密转入父母看不到的地下,鬼鬼祟祟,稍不留神,就会演变成混乱生活的起源。
很多时候,不是大人缺少监督,而是监督了,却没真正的“看见”孩子。什么意思?大人可能停留在安全的层面,却没关注到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和兴趣。孩子渴望被看见,但又不被看透。这里面的平衡,旁人是帮不上忙的。路漫漫,唯有以一颗开放的心灵,不断学习,不断求索。
方法论上,有以下几条建议:
1.和孩子一起打造独属于他们的秘密空间。这个秘密空间的特点是,有清晰的界限,半封闭,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截然不同,比如抽屉,柜子,小帐篷,灌木丛生的洼地。一个爸爸在儿子罗斯的秘密基地挂上一块木牌:罗斯之家。很有爱是不是?
2.允许孩子找到自己秘密的冒险场所,可能是灌木丛、谷仓、树洞或者花园的角落。这些地方是超验游戏经常发生的场所,也是孩子喜爱的秘密基地。遗憾城市里不太可能有,所以城市需要游戏场地运动。
3.为孩子提供体验秘密的时间和机会,给生活留白。在这段闲暇的时光里,孩子可以无所事事的闲逛、发呆、做白日梦,也可以自发的游戏。没有大人的安排和控制,孩子是在主动组织自己的思维和生活,这是个性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现在的孩子太缺少这种留白了,尤其在入小学之后,满满当当的课业和兴趣班,甚至连周末的娱乐活动都是大人帮忙计划好的。
4.全然接纳、信任孩子。当孩子和你分享一个看起来荒谬的秘密时,尽可能表现得淡然。宫崎骏的动画《龙猫》里,当妹妹小梅告诉爸爸,自己在林间的秘密基地发现大龙猫时,爸爸的处理方法就是很好的榜样。他相信小梅的发现,还和小梅分享了自己儿时的秘密。
面对孩子的秘密,嘲笑?责备?忽视?你可能再也无法收到孩子的秘密礼物了,要知道它有多可贵。孩子大了以后,也不太可能第一向你倾诉和求助。和孩子的对话,的确是一门艺术。首先要做的,是把我们大人的优越感丢掉、丢掉。
如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或关注我,写作路上我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