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初中开始,就是在学校寄宿,一周回家一次,到了高中,就是一个月回家一次了。本身那个时候学业繁重,也就很少去关注身边的人事物。
上大学后,回家就更少了,每逢节假日才回家,暑假每年都在外做暑假工,所以每个暑假顶多在家待一周,相比较而言,寒假则在家待的时间比较长一些。
可是学生时代,那时候的自己年轻,时刻都是想着吃喝玩乐,从来都是关注自己,也很少去关注身边的亲人。
今年是我出来上班的第七个年头,终于在外有了一个自己落脚的地方,于是把父母叫过来这边过年。
也是在这个春节和妈妈相处的这段日子,让我发现了一些既心疼又无奈的细节。
妈妈在这边,都是她做饭,我负责买菜,我每次菜都买的很宽敞,叫她不用有什么顾忌,要吃好喝好。
然而每次做饭她都会特别节约,一块肉一顿可以吃完的,她要分两顿做;一份青菜煮面本可以全部放进去的,她总要留一半到下次;煎手抓饼本来我之前都是一个手抓饼配一个鸡蛋,她会将鸡蛋捣碎,一个鸡蛋可以配好几个手抓饼…太多太多了。
而吃饭的时候,比如有上顿剩下的菜,我们都是先吃新鲜的,她一个人默默地去夹剩菜吃,好吃的都会省着吃,或者等我们都吃完不吃了,她才去夹着吃。
我跟她说,不用这样子,吃的这块没必要这么节约,她也不说话,每次依旧按照她的习惯来。
其实她节约的习惯我完全能够理解,一辈子待在农村,过惯了苦日子,那种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是很难改变的。
包括我自己,现在的一些生活习惯很大一部分也受小时候的影响,但毕竟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了,还是会有很大改变的。
有时候独自一人静下来的时候,想到这些细节,内心真的会很难受,我一直在努力,希望父母在晚年能够过上好日子,希望他们不用这么操劳,不用这么节约,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可是,这大半辈子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现在的生活习惯,以至于叫他们突然闲下来什么都不干的时候,他们却也无法适应,依旧喜欢延续自己曾经的生活习惯。
这些是我无法改变的。我除了心疼,别无他法,还是顺着他们吧,他们觉得怎么过开心就怎么过,我只需要顺从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