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一位女生,中午找到我说,要回家自学,她觉得学校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她,压力大。
孩子妈妈也来了,给孩子妈妈交流意见,孩子妈妈说着说着就哭了,她说昨晚孩子给她讲,要想个办法伤害自己,然后请假回家自学。
听到这里,我不敢再劝了,我怕孩子真的做出极端的事情,这个责任,我和学校都担负不起。
这个孩子,之前因为作业没有完成,在家里闹情绪不来上学,妈妈无奈,陪着孩子来找我。我问为什么不写作业,孩子说不想写;再问要不要老师管,孩子说不让管。孩子进班后,孩子妈妈还是像今天这样,哭了起来,说自己表姐家的孩子,因为和家长怄气,孩子从楼上跳下来,摔残疾了。她不想让悲剧发生……
孩子,你的玻璃心,到底是谁给你装上的?
玻璃心
指内心太脆弱敏感,非常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用来形容对方的言语或行为深深地伤害了自己。
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会被家长围着,给我探讨青春期的孩子,是不是特别叛逆,然后就是自己的孩子多不好管,管不了,让学校多管管。
这不禁让我想起前几年的一则新闻:李双江之子
2013年,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冠丰(原名李天一,1996年4月出生)因涉嫌轮奸被拘,这个时间点距离李冠丰从劳教所获释还不足半年。2011年9月,李冠丰因打人砸车被公安机关决定收容教养一年。
学界就产生了争论:李冠丰收容后再涉案,谁该担责?
学界普遍认为,对少年儿童的放纵型溺爱,将使其形成自我中心主义,这类孩子骄横跋扈且对他人没有同情心,这种个性将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危险因素。溺爱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没有原则。据媒体报道,李双江就是这样一位家长。
而如今,我的身边,我的学生家长群里,对孩子的无理要求,选择没有底线的一味退让,这和李双江对孩子的教育何其相似。
怎么教育孩子,是家长们永远的话题。那让我们来看看到底如何防止溺爱孩子吧!
1.不要轻易满足孩子,更不要有求必应
随着年龄增大,孩子不再采用撒泼打滚的方式而是以死来要挟家长,这往往是家长一味地退让溺爱的结果。提醒家长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妥协,不要轻易地答应要求,否则会成为一种习惯。
2.不包办代替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做不好事情,于是任何事情都代替孩子做,结果导致孩子三四岁了还要父母喂饭、穿衣,五六岁了还不会做简单的家务。这样孩子就不会变得勤劳、善良,也缺少同情心和上进心。
3.不要过分保护孩子
其实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胆小的,往往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地担忧而导致孩子胆子越来越小。如果父母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少一些担忧,多一些鼓励,在摔跤后不大惊小怪,而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就不会变得懦弱胆怯。
青春期的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他们不具备成熟的思考能力和强大的自我约束力。这就必须要有一个长辈拿着棍棒唬着脸做做样子也好的在旁边稍加管教,这个长辈,不仅仅是我们的老师,还包括着我们家长。
中国家长恐怕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龙的父母,但是面对这一代的独生子女,很多的家长却在不知不觉中采取了溺爱的态度。
殊不知,物极必反,爱一旦过了头也就了“害”!这种爱的纵容会成为孩子成长之路上的一个陷阱。父母们想用自己强大的爱来为孩子营造一条坦途和一片纯净晴空,不忍自己的孩子遭受一点点的委屈和挫折。
这爱本是无罪的,没想到这爱竟会成为囚笼,让孩子看不到了生活的本真。毕竟眼前这个社会是一个现实而竞争激烈的存在,人的一生中也将面临很多的挫折与磨难。
我们不能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小花,没有一点点的抗风雨能力。我们应该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人生, 不是一条坦途。除了父母,没有人会屈从于你的眼泪和放任。
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磨难,我们更要给孩子正确的指引。
告诉他们,要学会吃苦、学着坚强、学会约束和管理自我。学着去尊敬我们的老师,学着去理解我们的家长,学着有一个好而强大的心态,去迎接风雨对我们的洗礼,去拥抱彩虹后的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