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天共修论语~第38天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2、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1、孔子说:“我没见过真正喜欢仁道、厌恶不仁道的人。有“喜欢仁道”这种追求的人,本身就很高尚了;厌恶不仁道的人,自己绝对不会做不仁的事情。有人能做到一天尽心求仁吗?这件事有这么难吗?我没见过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可能有,但我没见过。

2、孔子说:“人的过错,各不相同。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能了解这个人在“求仁”的路上走到了哪一层。”


我未见力不足者:“仁”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

如果你认为追求仁,追求君子之道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需要“装”,需要“板着脸”,那你就曲解了孔子的本意。“仁”的状态是一种舒服且自然的状态:对他人仁慈、有礼貌,对事物有感知、有喜悦,内心平和喜乐,不受物质条件影响,这就是“仁”的状态。

孔子的学生冉求,曾经说:非不说(悦)子之道也,力不足也。说不是自己不喜欢孔老夫子这些东西,而是自己做不到。不像孔子是天纵英才,生下来就这么厉害。

孔子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 一个力不足的人是死在半道上的,今天就根本没有往外走,画地为牢,就说自己做不到,就不做了。

想到了论语《里仁篇》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本篇中的“好人者”就是见贤思齐,“恶好人者”就是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是两条修行的法门和路径。

《刻意练习》一书中有说,一个人能做到的事,其他人也能做到!日后做事少为自己找借口,要先问问自己到底想不想做,不要画地为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