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对我而言是不远不近的存在。不远是因为武汉是家乡所在省的省会,从小在亲朋的讲述中总能听到武汉的一二;再有就是自上大学开始,从家乡去京城需要在武汉换乘,同时高中同学也多有在武汉读书的,便常常在她们所在的学校落脚,武汉因此也慢慢映入我的生活。
不近是因为武汉太大,而我从来没有真正在武汉长时间居住生活过,因此其实我并不真正了解武汉的大街小巷人情风土以及城市肌理。——这种不了解表现在路不熟悉,说起武昌汉口便回忆教科书知识——而我对北京有一种天然的方位感,以及无法言说的气息判断,在武汉我总是老老实实迷茫着。
但我喜欢武汉的美食(也许更喜欢的是江汉平原的美食),喜欢武汉的好朋友以及不期而遇的舒适与自在。
体味武汉,从最近发生的几件小事说起。
一是去理发。不知是我的偏见还是真有南北方性格差异,总觉得南方人的服务态度好服务水平高。这次回家经武汉和儿子去理了一次发,再次体会了武汉人的耐心细致。在北京洗头就是洗头,不管贵贱,洗头师傅顶多问你水温怎么样?在武汉洗头小妹一直在不停关注顾客状况?最近是不是太累了呀头发有点油啊怎么怎么样的,整个过程中你休想如同在北京那样一闭眼了之。
给儿子理发的师傅技艺超群,动作超级快——前不久在北京曾遭遇过一个巨慢巨不熟练的师傅,她的慢像是收了你200多的理发费而技不配位拿时间来补一样,整个过程慢且时间超级长,孩子被折腾的几次说不想理发了。这次在武汉体味理发师傅却是手快且颇为时髦,师傅手法极快在孩子头上绣出闪电的形状。
还有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打了武汉的一个专车,与师傅聊了几句。师傅说早些年武汉人聊天都是一口汉腔,这几年外地人急剧增加,出门都自觉地说普通话,开始说还觉得有点别扭,说着说着也敢开口了——还会发生两个人说了半天普通话,后来发现俩人都是武汉人的情况。——城市的发展与改变,当地居民的体会是最直观真切的。在国家官方报道里,武汉已经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领头兵,武汉已经一跃而为准一线城市,在当地居民的感受中,就是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棚户区改造加速,房价急剧上涨等生活中的具像化细节。
体味武汉,靠近家乡。离乡上京已经16年,无论人走到多远,家乡都是最特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