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身怀巨资饿死街头的人

《丧心语》作者:梁绍壬

原文:宋吴伯举守姑苏,蔡京一见大喜,入相首荐其才,三迁中书舍人。后以忤京,落职知扬州。客或有以为言者,京曰:“既做官,又要做好人,两者可兼得耶?”此真丧心病狂之语。

译文:北宋时候,吴伯举做苏州太守。蔡京那时对他十分赏识,当宰相后,立刻推荐他入京任职,又一连三次提拔,使他担任了相当于中央政府副秘书长的高官。吴伯举却不能事事同蔡京保持一致,于是后来被贬到扬州当地方官去了。有人为吴伯举抱不平,蔡京厚颜无耻地说:“既要做官,还想当好人,吴伯举他也不想想,这两件事是兼顾得来的么?”

一副丑恶嘴脸跃然纸上,真不愧人送“六贼之首”称号。蔡京在宰相之职上四起四落,这样的人生遭遇没有让他看透世事,淡薄功名,反而更加丧心病狂地聚敛财物,终于达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

因为搜刮多年,蔡京确实聚敛了大量财富,讽刺的是因为名声太坏,最后被贬流放的路上,他拿着钱却买不到东西。大家知道他是蔡京后,给再多的钱也不卖东西给他。最后,80岁的蔡京居然是被活活饿死的。

真是心情大畅,想想确实有趣,脑补一下那场面,全国人民都指着蔡京说:有钱了不起啊,有本事吃钱过活去。

蔡京其实挺有才的,尤其是在散文和书法方面。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据说“蔡”原指蔡京,后世因为他人品太差,改为蔡襄。

作恶需要成本吗?我们一直以为只有行善才需要成本,而作恶是为了利己,当然是不需要成本的,但蔡京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不但所有的才学被抹得一干二净,被永久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且,还是现世报,自己流放中活活饿死,儿孙也是流放的流放,处死的处死,下场甚是凄凉。

蔡京最后用一首诗为一生做了总结: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

上午去买早点,和卖饼的大姐闲聊,问她怎么前几天生意没做,有什么事吗?她说:“没什么事,就是烦躁,想一个人待着,只觉得活着没意思,特别想死。”看着我一脸惊诧,她补充说:“也许是更年期到了。”

人很多时候是可怜又无奈的,情绪在撕咬着我们,欲望在操控着我们。蔡京的贪婪就如同嗜吃症的食欲一样,也许自己很难抑制得住。

心里如果有个万丈沟壑,总吸引着人纵身一跃的冲动。’四起四落,可能给人智慧和通透,也有可能给人恐惧和贪婪。

最后,和大家一起分享红楼梦里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