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以来,有两部电视剧非常火,被人们称为良心剧。一部是2011年播出的由郑晓龙执导、孙俪、陈建斌等主演的《甄嬛传》,另一部是2015年播出的由孔笙、李雪执导,胡歌、刘涛、王凯等主演的《琅琊榜》。
两部电视剧我都看过,《甄嬛传》看了不止三遍,《琅琊榜》最近才在腾讯视频上追剧,已经接近看完了。
在观看过程中,我一直再思考,为什么这两部电视剧为什么这么火、这么红?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吸引观众的几个因素。
1、“矛盾三部曲”的叙事结构,保证叙事环环相扣,不至拖沓。
《甄嬛传》主要是以甄嬛从入宫前到最后成为皇太后作为叙事主线,但是中间不让人感觉乏累,却有着“矛盾三部曲”的叙事结构。
一开始,主线是皇后和华妃的矛盾,甄嬛和皇后结成了统一战线。
华妃死后,主线变成了甄嬛和皇后的矛盾,甄嬛和皇帝是一个战线的战友。
皇后被幽禁后,主线变成了甄嬛和皇帝的矛盾,最终的结局是甄嬛把皇帝逼死。
再看《琅琊榜》,是以化名梅长苏的林殊为了赤焰军平反昭雪,辅佐靖王夺嫡作为主线,也是有着“矛盾三部曲”的叙事结构。
一开始,主线是太子与誉王之间的矛盾,靖王这时候实际上和誉王是同一条战线,林殊公开支持的是誉王,暗中支持靖王。
太子被废后,主线变成了誉王和靖王的矛盾。林殊帮助靖王清除誉王势力,靖王和皇帝的矛盾还没有凸显。
当誉王造反失败后,主线就变成了靖王和皇帝的矛盾。靖王要为赤焰军平反,而皇帝不肯,最后迫于形势,不得不同意重审赤焰军旧案。
2、高手对决的“斗智”游戏,让观众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甄嬛传》中,皇后为斗倒华妃,扶助新人,如甄嬛、沈眉庄和安陵容,后来为斗倒甄嬛,又扶助祺贵人、安陵容。并利用华妃和甄嬛的矛盾,导致甄嬛的第一个孩子流产。而甄嬛为了回到皇宫,设计与皇帝相遇,重获皇帝宠幸。甄嬛回宫后,皇后设计告发甄嬛通奸,着实是剧中计谋的一个高潮,险象环生,可谓步步惊心。
而在《琅琊榜》中,林殊为斗倒宁国侯谢玉,誉王,巧为设计。而更难得是,对方如誉王和玄镜司首镜都是智斗高手,就像下棋一样,要料敌将来之棋,才可能取胜。就如誉王和玄镜司利用营救卫峥一事,意图坐实靖王谋逆,林殊和靖王、静妃充分利用其夏江急于求成、皇帝多疑善变的特点,最终不但成功救出卫峥,而且让玄镜司夏江等身陷囹圄。
3、主旋律精神的弘扬,也是电视剧口碑好的必要前提。
《甄嬛传》虽然是一部侧重后宫的宫斗剧,虽然剧中姐妹反目、夫妻决绝,但却给人留下了甄嬛单纯、重情的印象,让人感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因为剧中花相当大的篇幅刻画了甄嬛的父女情、和沈眉庄的姐妹情、以及与皇帝、王爷的爱情,保证了甄嬛这一人物行为的正当性和形象的正面性。
《琅琊榜》则是一部侧重前朝斗争的宫斗剧。虽然剧中也是兄弟狠斗,父子相残,却仍然让人觉得弘扬了正气,正义战胜了邪恶。剧中多次阐述赤焰军的赤胆忠心、刻画靖王与小殊之间的兄弟情、小殊与霓凰郡主的爱情,也多次描写太子和誉王的贪污擅权和残暴行为,让林殊和靖王的夺嫡行为比起太子和誉王来,有着更多的合理性。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批评一下《锦绣未央》、《大唐荣耀》,这两部剧目前确实也挺火。但是《锦绣未央》中亲姐妹互相利用,互相伤害,着实让我不能接受。《大唐荣耀》目前看来,成了一部《还珠格格》式的言情剧,杨国忠、安禄山、唐明皇等角色,符号化太强,对盛唐之下潜藏的危机缺乏深度刻画。当然,也许是我要求的太多,或者,《大唐荣耀》片方本来就志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