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应用层是常见的一些应用程序服务(如nginx http服务,ftp软件,qq软件),他们产生的和接收到的数据就是应用层数据。应用层是osi的最高层,也是最接近用户的层次。
表示层:使用应用层的下一层,应用层的数据会首先经过表示层,将为应用层产生的数据提供数据转换类的服务,也就是数据如何展现,如何表示。例如格式转换,编码转换,数据压缩,数据加密与解密。
会话层:跨主机的两个计算机之间的应用程序需要痛通信,需要建立会话。会话层虽然不参与具体的数据传输,但它却对数据传输进行管理。会话层在两个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组织和协调其交互活动。
传输层:传输层的基本功能就是接收上一层的数据,并在必要的时候将数据分割成最小的数据单元,然后把这些数据单元传递给网络层。
网络层:收到传输层封装后过来的数据,需要指定数据要到达的目标ip地址。在网络层会为数据报继续封装,加上源IP和目标IP地址,此时数据报就成了数据包。根据路由规则,可以知道将这个数据包怎么传递出去,以及如何找到目标主机,同时对方可以通过数据包中源IP地址找到回来的路径。
链路层:数据包到达了数据链路层,将继续封装得到数据帧,将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加入到数据包中,得到的就是数据帧,计算机就可以通过MAC地址将数据包传递局域网的下一跳,是给交换机还是路由器,但最终要出去还是会经过本地的路由器,路由器将解封数据帧,同时修改源MAC为自己的MAC地址,目标MAC为路由器的下一跳的MAC地址,通过这样不断的修改目标MAC和源MAC,数据最终能够到达目标主机上。
物理层:数据最终通过网卡出去,数据帧将进入最后一层物理层。在物理层,网卡会将数字信号转变成点信号传递给网线,物理层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是二进制数据,也称为bit流。
TCP四层模型:
TCP/IP协议族分为四层,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
应用层: 应用层是常见的一些应用程序服务(如nginx http服务,ftp软件,qq软件),他们产生的和接收到的数据就是应用层数据。应用层是osi的最高层,也是最接近用户的层次。
传输层:为两台主机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可靠的数据流TCP传输控制协议,和无连接,不可靠面向数据报传输的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网络层:网络层主要提供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协议包括IP协议(网际协议)、ICMP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GMP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
链路层:链路层主要提供相邻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链路层主要实现三个目的:接受和发送ip数据包、接受发送ARP(地址解析协议)请求(获取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为发送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针对无盘机)请求和接收RARP应答,另外根据网络中硬件的不同,链路层有不同的协议,如以太网,令牌环网。
2、总结描述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三次握手
首先服务器端B的服务进程已经监听在某个端口上,监听之后就可以一直等待客户端请求,简历TCP的连接。
1)客户端A想要和客户端B建立TCP连接时,首先会发送一个连接请求报文给服务器B。
在这个请求报文中,TCP首部中的SYN位设置为1,ACK位设置为0,假设此时的序号是x(序号不一定是1),即SYN=1、ACK=0、seq=x。这个包也被称为SYN包,当客户端发送完SYN包后,他将进入SYN_SENT状态。
2)当B收到报文后,发现其中的SYN=1、ACK=0,边知道这是一个TCP连接的请求包。如果B确认和A简历TCP连接,那么B需要回复A. 回复时,SYN=1、ACK=1、ack=x+1、seq=y.注意区分这里的ACK和ack,ACK表示的是占用一个比特位的ACK设置位,ack是确认号。这个包通常被称为ACK包,当服务端完ACk包之后,它将进入SYN_RECV状态。
3)当A收到B的回复报文后,发现里面的SYN=1、ACK=1,于是也会向B回复一个ACK包,回复时,SYN=0、ACK=1、seq=x+1、ack=y+1.这里的SYN=0、ACK=1表示这不是建立连接的请求包,而是回复包。A发送完之后,就进入了ESTABLIESHED状态,表示连接在A端已经建立完成。
4)B最终收到A的ACK包之后,也将进入ESTABLISHED状态。到此,TCP连接就建立完成。
TCP四次挥手
首先两端在开始释放TCP连接之前,都已经处于ESTABLISHED状态,假设现在A开始请求释放连接(B端也可以主动释放连接)
1)A首先发送一个TCP首部中FIN位置为1的包给B端,假设此时序号是u,即seq=u。FIN=1意味着这是一个请求关闭TCP连接的数据包,这种包也称为FIN包。当发送FIN包之后,A将从ESTABLISHED状态转变为FIN-WAIT-1状态。
2)B收到FIN包之后,发现其中FIN=1,知道A端请求关闭,于是发了一个回复包给A。回复时,设置ACK=1,ack=u+1,同时还设置序号seq=v(假设B现在发送到的数据序号是v),发送完这个回复包之后,服务端进入CLOSE_WAIT状态。到了这个阶段,A(主动请求关闭方)到B(被动方)方向的连接就已经释放了,A不能在发送传输数据给B,但是B到A方向的连接还没有关闭,他可以继续发送数据给A,A也会接收。因为在这个阶段只有一个方向的连接被释放,所以close-wait状态也称为半关闭(half-close)状态。
3)当A收到B的ACK包之后它将进入FIN-WAIT2,等待B发起B到A方向的连接关闭请求。
4)当B确认已经没有数据发送给A后,B开始主动关闭从B到A方向的TCP连接。这时会发送一个FIN包,同事ACK设置为1,ack任然保持不变,是u+1,而seq则为一个新值w,因为进入CLOSE-WAIT之后,B可能还会发送一些数据。B发送完这个FIN+ACK包之后,将进入LAST-ACK(最后确认)状态。
5)当A收到B的FIN+ACK包之后,需要对B发送的关闭请求做出回复。回复时,ACK=1,seq=u+1不变,ack=w+1.当发送完这个ACK包之后,A不会立即就关闭,而是进入TIME-WAIT阶段等待一段时间(2倍的MSL时长)。
6)当B收到A的回复ACK包之后,意味着B到A放方向的连接关闭已经确认了,于是B端关闭连接。
7)当A等待了2MSL的时长之后,将真正关闭连接。
3、描述TCP和UDP区别
UDP协议主要特点:
1)UDP是无连接的,及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和对方先建立连接,也不存在关闭连接的过程,传输效率比较高。
2)UDP会尽量保证数据可到达目标目标主机,但是无法保证可靠的传输,因为在传输数据之前没有建立可靠的链接,数据丢失后无法重传。
3)UDP是面向数据报的。
4)UDP首部开销小,只有8个字节,而TCP首部有20个字节,相比TCP协议,UDP的传输效率更高。
5)UDP没有拥塞控制,在网络拥塞的时候,源主机不会因此而降低发送速率,所以UDP的实时性更好。所以,对弈业务场景允许丢失一些数据,但有要求高实时性的场景,UDP更为合适。
6)差错校验功能有限,在校验后发现不一致,将直接丢弃数据报。
TCP协议主要特点:
1)工作在传输层
2)面向连接协议
3)全双工协议
4)半关闭
5)错误检查
6)将数据打包成段,排序
7)确认机制
8)数据恢复,重传
9)流量控制,滑动窗口
10)拥塞控制,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算法
4、总结ip分类以及每个分类可以分配的IP数量
IP地址分为5种,分别是A-E类,其中D和E类分为特殊地址。
A类地址范围是:1-126,A类地址有126个网段
可分配的IP数量是:(256*256*256-2)*126=2113928964
B类地址范围是:128-191,B类地址有16384个网段
可分配的IP数量是:(256*256-2)*16384=1073709056
C类地址范围是:192-223,C类地址有2097152
可分配的IP数量是:(256-2)*2097152=532676608
D类地址范围是:224-239
E类地址范围是:240-255
5、总结IP配置方法
1)修改网卡配置文件以centos为例: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192
2)使用ifconfig或者ip命令修改网卡IP,此方法为临时生效
例如 : ifconfig ens192:1 192.168.2.244
ip addr add 192.168.2.245/24 dev ens192 label ens192:2
3)Centos7网络配置命令nmcli,改配置ip是新增配置文件
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ethernet ipv4.addresses 192.168.2.245 ipv4.dns 223.5.5.5 ipv4.method manual ipv4.gateway 192.168.2.50 ifname ens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