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NUMEROLOGY(数字命理学)
NUMEROLOGY定义了频域子载波间隔。3GPP TS 38.211规定了15、30、60、120和240 kHz的子载波间隔,即一组5种不同的数字体系。子载波间隔决定了单个RE的频域带宽和时域持续时间。RE在频域中具有1个子载波的维度,在时域中具有1个符号的维度,如下图所示,RE的频域带宽等于子载波间隔,即子载波间隔增加2倍,资源元素带宽增加2倍。RE的时域持续时间(不包括循环前缀)等于频率等于子载波间隔的正弦波的1个周期,例如,当使用15 kHz子载波间隔时,RE的持续时间(不包括循环前缀)等于1/15 = 0.067 ms。将子载波间隔增加2倍,将RE持续时间减少2倍。
单个RE可以容纳单个调制符号,例如,单个RE可以用于发送单个QPSK、16QAM、64QAM或256QAM调制符号。QPSK符号表示2比特的信息,因此当传送QPSK符号时,RE的容量对应于2比特。256QAM符号表示8比特的信息,因此当传送256QAM符号时,RE的容量对应于8比特。在频域中使用多个子载波和在时域中使用多个符号产生了资源网格元素。
当产生空中接口波形时,这些子载波在发射机处被调制和求和。子载波的调制和求和对应于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下图显示了调制和求和前的一组子载波,子载波可以具有0Hz的频率,即DC子载波,并且子载波可以具有负频率。这是因为基带信号的“中心”频率为0赫兹。基站内的数字信号处理是使用基带信号完成的。在通过空中接口辐射之前,基带信号在发射机处与RF信号混合,即中心频率0Hz增加到适当的RF信道的中心频率。
这是一组处理过程:
可以在单个符号的持续时间内使用numerologies的组合,例如,当生成空中接口波形时,可以组合15和30kHz的子载波间隔。3GPP已经规定了在每个工作频带内可以使用哪些数字。这意味着只允许特定的数字组合,例如15和30 kHz子载波间隔可以组合,但15和120 kHz子载波间隔不能组合。
数字体系的范围允许5G支持不同的部署场景和不同的最终用户应用,1 .可以选择子载波间隔以适应部署场景和最终用户应用要求:
1、具有较大传播信道延迟扩展的部署场景使用较低的子载波间隔,以受益于较长的符号和较长的循环前缀持续时间。更长的循环前缀持续时间能够适应更大的延迟扩展。对于具有相对较大小区范围的宏小区部署,延迟扩展通常较大。这意味着具有较低空中接口传播损耗和较大小区范围的较低工作频带受益于使用较低的子载波间隔。具有较高空中接口传播损耗和较小小区范围的较高工作频带可以使用较高的子载波间隔。
2、使用较高工作频带的部署会受到振荡器相位噪声增加的影响,这会导致接收信号相位的随机抖动。较高的子载波间隔对于这种抖动更加鲁棒,因为与子载波间隔的幅度相比,抖动的幅度相对较小。
3、具有高移动性的部署场景,例如高速列车场景,经历高多普勒频率偏移。较高的子载波间隔对这些偏移更加鲁棒,因为与子载波间隔的幅度相比,偏移的幅度相对较小。
4、具有低延迟要求的最终用户应用受益于短符号持续时间,即高子载波间隔。短的符号持续时间允许以最小的延迟发送和确认数据。
使用normal cyclic prefix时,可以使用完整的数字体系。当使用normal cyclic prefix时,每个时隙总是有14个符号,而当使用extended cyclic prefix时,每个时隙有12个符号。符号数量的减少是由更长的(扩展的)循环前缀持续时间引起的。
5G无线电帧具有10 ms的固定持续时间,5G子帧具有1ms的固定持续时间。符号持续时间和时隙持续时间根据子载波间隔而变化,因此每个无线电帧的时隙数和每个子帧的时隙数也根据子载波间隔而变化。变量“μ”用于索引子载波间隔,使得子载波间隔= 15k Hz×2μ。
在4G的情况下,当使用15kHz子载波间隔时,每个无线电帧有20个时隙,每个子帧有2个时隙。即时隙持续时间是0.5毫秒而不是1毫秒。4G无线电帧和子帧持续时间与5G使用的相同,即分别为10毫秒和1毫秒。
上表所示的符号持续时间与图“”被调制和求和以生成CP-OFDM波形的子载波”所示的不同,因为它们包含了循环前缀的影响。精确的循环前缀持续时间取决于符号数。每个子帧中有两个符号具有较长的循环前缀。已经采用这种方法来确保时隙和符号边界总是与子帧边界一致,即在子帧内有整数个时隙和符号。符号持续时间的变化导致时隙持续时间的变化(当每个子帧的时隙数大于2时)。
3GPP规定,15、30和60 kHz的子载波间隔可应用于FR1 (450 MHz至6 GHZ),而60、120和240 kHz的子载波间隔可应用于FR2(24.25 GHz至52.60 GHz)。240 kHz的子载波间隔仅适用于同步信号/ PBCH块的传输。它不能用于传输应用程序数据。
3GPP仅规定了扩展循环前缀的60 kHz子载波间隔。表32列出了使用扩展循环前缀时60 kHz子载波间隔的主要特性。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下,所有符号和时隙具有相等的持续时间。
接收器对模拟波形进行采样,以生成一组数字样本,该组数字样本随后被处理以确定接收的比特流。采样频率取决于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数值和大小。例如,包括100个RB的信道带宽具有1200个子载波,因此要求FFT大小> 1200,例如可以使用2048的FFT大小(因为FFT运算要求处理的点数必须是2的整数次幂)。这意味着在每个CP-OFDM符号的有效载荷内将有2048个样本。如果子载波间隔为15 kHz,则样本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 (15000x2048)秒,即采样频率为每秒2048 x15000个样本。
3GPP TS 38.211规定了一个称为Tc的时间单位,它表示FFT大小为4096、子载波间隔为480 kHz的样本之间的时间间隔,即Tc=1 / (△fmax,Nf),其中△fmax=480 kHz,Nf=4096。
1、子载波间隔为480 kHz的FFT大小为4096,对应的信道带宽为1.97 GHz??
2、3GPP规范的版本15中的最大信道带宽是800 MHz。Tc的值已经选择这些规格是为了适应未来最大通道带宽的潜在增长。
c的值并不定义特定实现所使用的采样间隔,但是采样间隔应该是Tc的倍数。例如,15 kHz的子载波间隔和2048的FFT大小产生1 / ( 15000 x2048)秒,也就是64 x Tc。3GPP TS 38.211使用FFT大小为2048的15 kHz子载波间隔作为参考,叫Ts。
2.2RADIO FRAMES AND SLOTS(
无线电帧和时隙
)
5G无线电帧具有10 ms的固定持续时间。无线电帧使用范围从0到1023的系统帧号(SFN)来索引,即每10.24秒SFN循环一次。当访问小区时,从PPBCH获取SFN。一组I0位用于表示SFN。
SFN的6个最高有效位(MSB)包含在PBCH的第3层有效载荷中,即它们由RRC信令协议提供。SFN的4个最低有效位(LSB)由物理层添加,即它们包含在第1层的有效载荷中。最低有效位是变化最频繁的位,例如,第一个LSB每10毫秒变化一次,而第二个LSB每20毫秒变化一次。允许物理层添加这些位降低了RRC层需要为PBCH生成新内容的速率。
5G子帧具有1毫秒的固定持续时间,因此每个无线电帧内总是有10个子帧。5G时隙持续时间和5G符号持续时间取决于numerology,如前几个图所示。这意味着每子帧的时隙数和每子帧的符号数也取决于numerology。当使用正常循环前缀时,每个时隙的符号数总是14,当使用扩展循环前缀时,总是12。
下图显示了属于每个数字学的1ms子帧的符号。具有较长循环前缀持续时间的2个符号在子帧的开始和中间可见。
在15 kHz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所有时隙具有相等的持续时间,因为所有时隙包括具有较长循环前缀的2个符号(因为较长循环前缀出现在一个子帧的第一个和中间的symbol,对于SCS=15来说,一个子帧包括一个slot即一个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即一个slot包含俩较长的循环前缀符号)。
类似地,在30 kHz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所有时隙具有相等的持续时间,因为所有时隙包括具有更长循环前缀的1个符号(因为较长循环前缀出现在一个子帧的第一个和中间的symbol,对于SCS=30来说,一个子帧包括2个slot即一个子帧包括28个ofdm符号,即即较长循环前缀的ofdm符号出现在0和14,即一个slot包含1个较长的循环前缀符号)。
较高的子载波间隔具有包括具有较长循环前缀的1个符号的一些时隙,以及不包括任何具有较长循环前缀的符号的其他时隙,即,该组时隙并不都具有相等的持续时间。
当使用频分双工(FDD)时,属于下行链路载波的符号用于基站传输,而属于上行链路载波的符号用于UE传输。当使用补充下行链路(SDL)载波时,所有符号都用于基站传输。类似地,当使用补充上行链路(SUL)载波时,所有符号都用于UE传输。当使用时分双工(TDD)时,一个符号子集用于基站传输,而另一个子集用于UE传输。第三个子集用于收发信机交换和防止空中接口传播延迟的影响。“slot format”决定了每个目的使用的符号。
在4G的情况下,3GPP TS 36.211规定了一组7个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每个配置定义了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和特殊子帧的模式。这组配置支持5 ms和I0 ms收发器开关周期。3GPP规范的版本15包括11种用于特殊子帧的不同格式,这些子帧用于收发信机切换和防止传播延迟。这些特殊子帧格式中的每一种都定义了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和保护符号的模式。SIB1用于广播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和特殊子帧配置。
在5G的情况下,SIB1也用于广播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配置不限于3GPP指定的模式。相反,基站能够用可以短至0.5 ms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切换周期来指定其自己的模式。5G还提供了使用PDCCH上的RRC信令或层1信令来动态调整SIB1中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广播的范围。PDCCH信令基于3GPP TS 38.213内的一组56个标准化时隙格式。本节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这些概念。
5G的精确时间分辨率取决于数字学,因为符号持续时间取决于子载波间隔。在子载波间隔为120 kHz的情况下,符号的持续时间为8.9或9.4 s。当使用如此高的时间分辨率时,可能必须将多个符号分配给保护周期,以适应收发器切换和传播延迟的影响。
当从下行链路切换到上行链路时,TDD时隙格式通常被图示为具有保护周期,但是当从上行链路切换到下行链路时,没有guard period。
实际上,UE和基站都不会经历上图所示的定时模式。传播延迟和定时提前的组合导致UE和基站处的不同定时模式。UE和基站经历的时序如下图所示。该图说明了保护周期必须足够长,以适应往返传播延迟、加上UE收发器切换延迟、加上基站收发器切换延迟。
在传播信道延迟之后,UE接收下行链路传输。最大传播信道延迟取决于小区范围。然后,UE花费一些时间将其收发器从接收切换到发送。该开关延迟通常假定为20µs。UE随后根据从基站接收的定时提前指令开始其上行链路传输。基站向每个UE提供定时提前命令,以确保所有上行链路传输都以相同的定时接收。靠近基站的UE将具有小的定时提前量,而远离基站的UE将具有大的定时提前量。在传播信道延迟之后,基站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基站还需要在上行链路上的接收和下行链路上的传输之间的一些收发器切换时间。与UE类似,该切换时间通常假定为20µs。
5G支持动态TDD,允许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快速重新配置符号。这允许基站根据短期要求调整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资源。相邻小区可以在不协调的情况下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重新配置它们的符号。这意味着一个小区可能在下行链路中发送,而相邻小区可能在上行链路中接收。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交叉链路干扰:
一个小区的上行链路对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造成干扰(UE到UE干扰)
一个小区的下行链路对相邻小区的上行链路造成干扰(BTS到BTS干扰)
在4G TDD网络的情况下,共享相同载波的所有小区通常是同步的,并且配置有相同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这意味着所有小区同时在下行链路方向发送,同时在上行链路方向接收。这种类型的解决方案不太灵活,但是避免了潜在的交叉链路干扰。
5G的3GPP规范允许配置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控制区域的时序,以避免交叉链路干扰的任何影响,即所有小区在时隙开始时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所有小区在时隙结束时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控制信息是指PDCCH上的DCI和PUCCH上的UCI。PDCCH和PUCCH不会受益于重传,因此避免交叉链路干扰的影响对于帮助确保可靠的接收是重要的。
SRB传输在PDSCH和PUSCH上传输。这些传输也具有很高的重要性,但是它们可能经历交叉链路干扰,即SRB消息在时隙的中心区域内传输。使用增加的信道编码冗余和重传可以减轻交叉链路干扰的影响。应用数据也在时隙中心区域内的PDSCH和PUSCH上传输。类似于SRB集,应用数据可以受益于信道编码冗余和重传。
当在较高的工作频带(即,mmw频带)中使用小小区时,交叉链路干扰可能不是问题,因为较高的空中接口灵敏度将限制相邻小区之间的干扰功率。工作在毫米波频段的小区很可能是噪声受限而不是干扰受限。对于与室外宏蜂窝网络隔离的室内解决方案,交叉链路干扰也是可管理的。宏蜂窝更可能配置有公共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传输定时模式,以避免交叉链路干扰。
毫米波频段的小区并非完全不怕交叉链路干扰,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相比其他频段受交叉链路干扰的影响较小,主要原因如下:
较高的空中接口灵敏度限制干扰功率:毫米波频段的信号波长极短,这使得接收设备的天线尺寸可以做得很小,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集成大量天线,形成大规模天线阵列。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可以提高接收信号的增益和方向性,增强对有用信号的捕捉能力,即提高了空中接口灵敏度。同时,由于其对信号方向性的增强,使得接收设备对来自非目标方向的干扰信号有更好的抑制能力,从而限制了相邻小区之间的干扰功率,降低了交叉链路干扰的影响。
信号传播特性:毫米波信号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其覆盖范围相对较小,一般适用于小小区部署。小小区的覆盖范围有限,相邻小区之间的重叠区域相对较小,这就减少了交叉链路干扰发生的概率。而且毫米波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受到障碍物的阻挡和衰减,信号在穿透障碍物或经过一定距离传播后,强度会迅速减弱。因此,即使相邻小区存在交叉链路干扰的可能性,干扰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也会使其对目标小区的干扰程度大大降低。
波束赋形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毫米波通信中,波束赋形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发射和接收信号的相位和幅度进行精确控制,波束赋形可以将信号能量集中在特定的方向上,形成窄波束,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在发射端,基站可以利用波束赋形技术将下行信号精准地指向目标用户设备,减少信号向其他方向的泄漏,从而降低对相邻小区上行链路的干扰。在接收端,用户设备也可以通过波束赋形技术增强对来自基站的有用信号的接收,同时抑制来自其他方向的干扰信号,有效减少了交叉链路干扰的影响。
高频段频谱资源丰富:毫米波频段拥有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频谱资源,这使得网络运营商在进行频谱分配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为不同的小区或用户分配不同的频段资源,通过合理的频谱规划,减少相邻小区之间在频率上的重叠,从而从根本上降低交叉链路干扰的可能性。
下表中给出的TDD-UL-DL-配置公共参数结构可以作为SIB1的一部分进行广播。也可以使用专用信令将它提供给lJE,例如当使用DC非独立基站架构时。参数结构定义了小区的默认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referenceSubcarrierSpacing被指定来定义属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的符号和时隙的持续时间。例如,如果指定了15 kHz子载波间隔,则每个时隙具有1 ms的持续时间,或者如果指定了30 kHz子载波间隔,则每个时隙具有0.5 ms的持续时间。
参数结构可以包括1个或2个模式。如果仅包括1个模式,则该模式基于配置的dl-UL传输周期周期性地重复。如果包括2个模式,则第二个模式跟随第一个模式,并且这对模式以等于dl-UL传输周期(模式1)+ dl-UL传输周期(模式2)的周期重复。3GPP规定2个模式周期的总和必须分成20 ms,例如,允许2 + 2 ms的周期,但是不允许1+ 2 ms的周期。周期在每个偶数编号的无线电帧的开始被初始化。对于指定的参考子载波间隔,每个传输周期包括特定数量的时隙。仅当使用120 kHz的参考子载波间隔时,才允许0.625 ms的周期。在这种情况下,该周期包括5个0.125 ms的时隙。仅当使用60或120 kHz的参考子载波间隔时,才允许1 .25 ms的周期。类似地,仅当使用30、60或120 kHz的参考副载波间隔时,才允许2 .5 ms的周期。
在每个模式周期内,nrofDownlinkSlots定义周期开始时的下行链路时隙数,而nrofUplinkSlots定义周期结束时的上行链路时隙数。为这些信息元素指定了从0到320的范围,尽管版本15的规范将上限值限制为80个slot。这相当于使用120 kHz子载波间隔时,10ms周期内的最大时隙数。nrofDownlinkSymbols定义了下行链路时隙之后的时隙内的下行链路符号的数量。类似地,nrofUplinkSymbols定义了上行链路时隙之前的时隙内的上行链路符号的数量。
图104示出了由参数结构产生的一般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模式。在图案中心保持未分配的符号和时隙被视为“灵活的”,并且可以随后被分配给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
The dedicated parameter strncture provides a list of configurations for individual slots.
2.3RESOURCE BLOCKS AND BANDWIDTH PARTS
5G资源块仅在频域中定义。这意味着SG资源分配必须指定资源块的数量和符号的数量。5G资源块在频域中总是占据12个连续的子载波。资源块占用的带宽取决于子载波间隔。表37显示了每个子载波间隔中单个资源块占用的带宽。
2.3.1CRB:
公共资源块是占用信道带宽的资源块集合。每个子载波间隔有一组公共资源块。公共资源块从0向上编号,其中公共资源块0是位于信道带宽低端的资源块。与每个子载波间隔相关联的公共资源块在“点A”对齐。‘点A’对应于属于公共资源块0(CRB 0)的子载波0的中心。“A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使用“点A”作为参考意味着公共资源块边缘没有对齐。
UE在完成频带扫描后并不立即知道“点A”的位置。完成频带扫描的UE将识别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SS/PBCH)块的频域位置。然而,UE将不知道信道带宽相对于该SS/PBCH块的位置,即SS/PBCH块不在信道带宽内的单个标准化位置。UE可以在不知道“点A”的位置的情况下对SIB1进行解码,因为分配给SIB1的空中接口资源是相对于SS/PBCH的位置用信号通知的。
UE使用相对于SS/PBCH的频率偏移或者绝对射频来确定“点A”的位置频道号(ARFCN)。频率偏移方法使用来自MIB和SlB1的信息的组合。在TDD的情况下,该信息适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在FDD的情况下,该信息适用于下行链路,并且SIB1包括ARFCN以指定上行链路的“点A”的位置。SlB1还可以包括ARFCN,以指定补充上行链路的“点A”的位置。“点A”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ARFCN都可以使用专用信令提供给UE。
频率偏移方法需要资源块偏移和子载波偏移:
1、SIB1提供offsentToPointA来指定CRB0和CRB之间的RB偏移,该偏移与SS/PBCH的开始重叠。用于公共资源块编号的数字学被设置为等于MIB提供的subCarrierSpacingCommon的值。
2、MIB提供ssb-SubcarrierOffset,它定义了子载波偏移(kssb)的4个最低有效位。在FR2 (24.25 GHz至52.60 GHz)的情况下,副载波偏移需要0至11的范围,这4位就足够了。对于FR1 (450 MHz至6 GHz),副载波偏移需要0至23的范围,因此需要第5位。该第5位(最高有效位)包含在PBCH的物理层有效载荷中,并与MIB一起传输。
子载波偏移(kssb)表示从offsetToPointA标识的CRB的子载波0到SS/PBCH的子载波0的偏移。对于FR1,kssb基于15 kHz子载波间隔,而SS/PBCH可以使用15或30 kHz的子载波间隔,子载波间隔公共可以设置为15或30 kHz。
下图示出了FR1的资源块和子载波偏移的两个例子。第一个示例基于子载波间隔公共= 15 kHz,在这种情况下,子载波偏移范围为0至11。第二个示例基于子载波间隔公共= 30 kHz,在这种情况下,子载波偏移范围为0至23:
在FR2的情况下,kssb基于子载波间距,该间距设置为等于子载波间距公共值。在FR2中,subCarrierSpacingCommon 可以设置为60或120 kHz,而扩频/PBCH可以使用120或240 kHz的子载波间隔。下图说明了FR2的资源块和子载波偏移的两个示例。第一个示例基于subCarrierSpacingCommon = 60 kHz,第二个示例基于subCarrierSpacingCommon = 120 kHz。在这两种情况下,副载波偏移的范围都是从0到11:
公共资源块的完整集合可能不用于传输。考虑一个20 MHz信道带宽的例子,当使用15 kHz子载波间隔时,它支持106 CRB(如图111所示)。当使用30 kHz子载波间隔时,这106个公共资源块相当于53个CRB。然而,3GPP TS 38.104规定,当使用30 kHz子载波间隔时,20 MHz信道带宽可以容纳多达51个资源块。这意味着公共资源块0和52保持未使用。类似地,3GPP TS 38.104规定,当使用60 kHz子载波间隔时,20 MHz信道带宽可以容纳多达24个资源块。这意味着公共资源块0和25保持未使用。
SIB1提供了FrequencelnfoDL-SIB参数结构,如表38所示。此参数结构包括每个支持的数字体系的scs特定的CarrierList实例。offsetToCarrier值指定最低可用RB内PointA和子载波0之间的资源块的数量。carrierBandwidth值指定可用于该数字学的Rb数:(得出上行和下行载波的起始位置和带宽)
在SIB1内为上行链路提供了类似的信息。可选地,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息都可以使用专用信令来提供。
BANDWIDTH PARTS:
带宽部分是一组连续的CRB。带宽部分可以包括信道带宽内的所有公共资源块,或者公共资源块的子集。带宽部分是5G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们可以用于向不支持全信道带宽的UE提供服务,即基站和UE信道带宽能力不需要匹配。例如,基站可以配置400 MHz的信道带宽,而UE可能仅支持200 MHz的信道带宽。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配置200 MHz带宽部分,然后可以使用总信道带宽的子集来接收服务。
UE可以被配置为每个载波最多4个下行链路带宽部分,每个载波最多4个上行链路带宽部分。每个载波只有一个带宽部分在每个方向上是活动的..UE仅在活动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内接收PDCCH和PDSCH。UE仅在活动上行链路带宽部分内发送PUCCH和PUSCH。UE可以在活动带宽部分之外完成测量,但是这可能需要使用测量间隙。
下图显示了使用2 x 400 MHz RF载波的运营商的部分带宽分配示例。这些示例说明了带宽部分在配置频域资源时允许的灵活性:
1、假设第一个UE支持完整的400 MHz信道带宽和带间载波聚合
2、假设第二UE支持带间载波聚合,但最大信道带宽为200 MHz
3、假设第三个UE支持带间和带内载波聚合,最大信道带宽为200
兆赫。这种组合允许UE同时使用所有800 MHz频谱,即每个分量载波一个活动带宽部分
4、还假设第四UE支持带间和带内载波聚合。然而,假设该UE支持100 MHz的最大信道带宽,并且每个分量载波配置有多个带宽部分
5、假设第五个UE仅支持两个工作频带中的一个,并且最大信道带宽为200 MHz。出于该示例的目的,UE仅被分配了单个带宽部分,以说明该组分配的带宽部分不必覆盖整个信道带宽
在上图中,第二个和第三个UE看起来具有非常相似的配置,即两个UE都在每个工作频带内配置有2 x 200 MHz带宽部分。第二UE配置有2个分量载波和每个载波2个带宽部分,而第三UE配置有4个分量载波和每个载波1个带宽部分。这种配置上的差异对一些较低级别的程序以及射频性能要求有影响:
1、在MAC层,每个服务小区都有一个HARQ实体。配置有2个分量载波的第二UE将具有2个HARQ实体,并且可以通过动态改变活动带宽部分(PDCCH DCI内的字段可以用于改变活动带宽部分)来在带宽部分之间切换HARQ重传。配置有4个分量载波的第三UE将具有4个HARQ实体,并且HARQ重传不能在分量载波之间切换
2、带外辐射等RF性能要求是按载波而不是按带宽部分规定的。这意味着第二UE必须在每个400 MHz载波的边缘达到其RF要求,而第三UE必须在每个200 MHz载波的边缘达到其RF要求。
UE在首次接入小区时使用“初始”带宽部分。初始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可以使用表39所示的inilialDownlinkBWP参数结构在SIB1内发送信号。该参数结构使用locationAndBandwidth信息元素来指定属于初始下行链路带宽部分的连续公共资源块的集合。使用N(大小,bwp)=275的资源指示值(RIV)规则对该值进行编码。从locationAndBandwidth值得出的RBstart值与表38所示的offsetToCarrier值相加,即带宽部分的起始位置相对于第一个可用资源块。initia/DownlinkBWP参数结构还规定了将用于带宽部分的子载波间隔,并为UE提供了用于接收PDCCH和PDSCH的小区级信息:
各种频域位置关系图:
initialDownlinkBWP参数结构也可以使用专用信令提供给UE。如果参数结构没有被提供给UE,则初始下行链路带宽部分由属于PDCCH公共搜索空间类型的控制资源集(核心集)的资源块集来定义。这些资源块可以从MIB内的信息中推导出来。关于初始上行链路带宽部分的信息也可以在SIB1内或者通过使用专用信令来用信号通知。
基站可以使用专用信令来配置每个小区多达4个下行链路带宽部分和每个小区多达4个上行链路带宽部分。用于配置下行链路带宽部分的参数结构如表40所示。初始带宽部分使用标识0来引用,而其他带宽部分被分配1到4范围内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