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是一门复杂的科学

我觉得深深地不安,心里像堵了一团棉花,湿湿的,呼吸困难。

我止不住的乱想,有后悔,有愧疚,有担心,有焦虑,更多的是害怕。

这一次,跟兔宝的吵架源自于我电话里的一句:行啊,兔小宝,我每天跟你说的事你都没记住。从我的角度,这只是一次佯装的嗔怒;可兔小宝当真了,以为我又在埋怨他,数落他…然后他生气了,很明显地被我感觉到了。我想解释,哄他,结果却不如我所愿…升级了。

今早醒来,我脑袋里一直盘旋着这样一句话,“你觉得你表达的是A, 别人理解的是B,这A和B的差异,就是误解”,然后发了朋友圈,但随即就删掉了。语言表达真的是太无力了,我想用最简短的言语最准确地表达我的想法。但怎么会呢?A和B永远是不同的含义。而我不确定,兔小贱看到后会产生什么样的B,那不如删掉。

【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行为意识导向下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意识】

这是理解和包容的内在必要性。而生活环境和经历的客观差异和变化,也会使思维和行为意识每天都不相同。喜怒哀乐,都会积攒,直到最后一根稻草的出现。

如果你不幸地踩在了临界点,成为最后一根稻草,要么做个聪明人,把脚下的草堆一点一滴清除掉,要么就只能任由他情绪轰塌。其实,这跟情商和感情深浅有不可忽视的关系。情商高,感情浅,可能会圆滑地离开,无碍;情商高,感情深,可能会皆大欢喜;情商低,感情浅,即使不欢而散,也无碍;情商低,感情深,却会两败俱伤。

其实,细细展开来讲,吵架是一门大学问,涉及到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以及营销学。从意识到行为,从亲人到朋友,都是如此。层层剥开,你会发现,说到底,没人是完全正确的,也没人是完全错误的。

【一味的责怪别人,一味的改正自己,都是对问题和关系修复的敷衍。】

有文章说,人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对陌生人笑脸相迎,对亲人却经常性情绪失控。因为,有些人你需要靠合作、利益等等关系去维系,你为此付出了代价,所以你会尽力去维系它的良好存在,不想他轻易破裂。而有些人,你不用付出就得到了,甚至会更多,其实这种关系也是需要维护的,只是代价是你不曾留意的,以为它是理所应当的,那就是对方对你的在乎。

可是反过来想想,你对陌生人都能客客气气,对爱自己的人却冷淡暴躁,难道爱你的人比不上陌生人在你心中的分量?他们没有资格享受你的温柔,只配当你的情绪垃圾桶?更何况,他也有自己的垃圾情绪,万一装不下你的呢?

【太多的积压会让一个人失控】

换句通俗的话,狗急了还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

做个聪明人吧…即使有太多的不安全感,也要在合适的时刻,用合适的方式,让对方接收到最准确的信息,A就是A,不要让它成为B。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