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至,不平庸

“‘凡物之壮大着爱伟之,谓之夏。‘春生夏长,万物自此走向繁茂,立夏不仅给予我们时间的意义,更让我们学习领悟,懂得成长的道理。人生的繁茂奠基于青年,却不止于年龄。”今日立夏,早晨醒来翻看手机读到人民日报公众号上的这段话,有些心动,反反复复诵了很多遍,写了下来。

我一直迷信“成长”带给一个个体的成就感,很久之前写过一句话:“所有贯穿了结束与开始的节日里,所有事,所有人,还有我,都值得被原谅。”我们从被动接受到主观承认一些不可逆转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成长”,而这样的“成长”又仅仅是细小的支流,在汇进生命的长河之前,滋养着一处又一处风景,绵延成一个又一个独特的故事。

                                                                                    学习

我码字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脑袋里各种想法强烈碰撞,但表达不出来的时候,对一些知识不够了解,怕写错会造成对读者的不敬,迟迟不敢动笔,等了解了一些皮毛再去动笔时,脑袋空空,惆怅万分。年龄长一些之后,才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对上学时虚度光阴之事追悔莫及,自诩要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却因为自己掌握知识局限羞愧难当。常常因为时间不够用惶惑不已,没学的东西那么多,笨拙地补救因为贪玩造成的头脑空缺,用杨绛先生那句“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自嘲和自勉,希望余生都能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思维不僵化,眼光不局限,成为与时代并进的有趣的人。

                                                                                       反思

    我徒然学会了抗拒热闹,却还来不及悟透真正的冷清。

                                                                              ——张大春《四喜忧国》

    我开始惧怕热闹的场合,像之前说过的那样,我无法克服在人群中的手足无措感,表达能力欠缺到无法通一个长长的电话。周末回家时,自己在西宁的大街小巷步行很长时间,尤其喜欢小商小贩聚集的小巷,捕捉着强烈的生活的气息,看着来来往往的,大大小小的陌生人们,各种想法恣意涌现,这样的时候,身心俱自由。

    一个人能够明显感知自己的成长是值得欣喜的事情吧,常常思考人们纠结和怅然的“渐行渐远”的原因,无非几种:1.个体所处的不同环境直接影响了个体的想法,想法不一致是彼此产生距离的直接原因;2.独立的个体在自我完善时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式,能够彼此理解地淡出彼此的生活;3.一个人不停向前奔跑,看到了越来越美丽的世界,无暇顾及另一个待在原地不动的人,只能叹息着放手,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无论怎样,“曾经同行”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旧事物与新事物的相互交替才构成生生不息的生活,想法的进化与较好性格的养成必定伴随着舍弃旧事物的疼痛感,写到这里的时候,我非常清楚我自己在寻求原谅,所谓的“抗拒热闹”,不过是对一些狗血烂事出于本能的厌恶,我没有能力去阻止, 只好一味逃避且一本正经。

                                                                                     时间

    时间真是个难解的题。我和别人嬉闹的某一时刻,从身后的镜子里,看到自己脸上的皱纹,惊叹着时间带来的无法逆转的改变,想起周末偶尔回去看我奶奶时,她带着些小心翼翼和讨好,问长问短,某一瞬间真想时间倒回,留住她脚底生风的状态,留住我无惧无畏的眼神,想来我们爷孙之间从未如现在这般亲昵,我有些无所适从,答非所问,眼神飘忽,无意窥见了自己性格里的冷漠、坚硬和胆怯,不自知这是否是时间带给我的反思,强烈希望身上的戾气能够随着时间消失殆尽,余生过得坦然。

                                                                                   少年

    回归主题,昨日青年节,从心底喜爱这个节日。极崇拜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里那段话:“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超越了年龄的界定,“少年”成为了某一个年龄段年轻人的代名词。大学时听过一个名校教授的讲座,对教授的印象很深,50岁才成为教授开拓了人生的另一个领域,健谈、优雅、年轻。我一直期望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都能有一个大格局,主动去做一些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参加工作之后,接触了更辽远的天空和更朴实的土地,常常感到渺小和虚无,不断提醒自己要对生活赤诚和热爱,也要心怀远方,达到一个“大世界”。

    人生的奠基当然不止于年龄,只是怎样去拨开生活琐碎的云雾,寻找一个远方,是一个恒久的问题。

    用《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的一句话作结:“谨防平庸,它是头脑中的霉菌,我们必须时刻与之争斗,不然它将干扰我们做的每一件事。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智,远方至。少年智,不平庸。

                                                                                                                                2017.5.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ReactiveX编程简称Rx编程,又叫响应式编程、响应式扩展,英文为Reactive Extensions。可以...
    福生同学2025阅读 2,656评论 0 14
  • 谁说老婆饼里有老婆?温州鱼圆面里也没有鱼圆呀!只有鮸鱼被切成片铺在面上,加上些许豆芽,或再撒些香菜,倒点蒜醋,便是...
    霜拾壹阅读 137评论 0 3
  • 和室友聊到生老病死的问题,觉得自己跟别人的观念差距太大,心里一直在摇头,觉得她们观念太传统,但嘴上却一个字都不说。...
    赵如鱼阅读 29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