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是一个自闭症少年,他不善与人打交道,却了解并热爱关于树的一切。他一有空就会爬树,因为长时间待在树上,甚至惊动了警察。马奇的妈妈也因此面临着可能会失去抚养权的后果。某天,马奇发现了一颗特别的树——“鹰树”,他陷入了对那棵树难以自拔的喜爱与痴迷,但“鹰树”即将要被开发商砍掉。为了保护鹰树,马奇决心向亲友、邻居等人求助,并克服了心理障碍,大胆地在公众场合发言,最终成功保护了鹰树。
有人说,在对树的了解程度上,马奇是天才少年;有人说,在人际交往上,马奇是自闭症患者。那么有没有人会说,马奇只是一个普通的男孩呢?
在我看来,撕下这些标签的他,只是一个喜欢爬树的男孩。平等地看待他,比起轻视他或将他神化,要好得多。
他不善言辞,“只用真实的名字称呼所有真实的东西”,就像一颗孤独的小星球,固执地围绕着鹰树公转。但他不会自怨自艾,也没有太多烦恼,因为他的脑袋里装着的都是如何计算树的高度、测量树与树之间的距离、计算攀爬的速度和步距,以及怎样保护自己心爱的鹰树……这些关于树的事情,才是头等大事,比外界的眼光更为重要。
正因如此,马奇的世界,澄澈而透明,好像一眼就看得到底,比我们所揣测的要单纯得多。扪心自问,我们的世界观就是百分之百地正确吗?我们有没有为某件事如此全神贯注呢?我们不妨摘下有色眼镜,去理解,去宽容,去接纳更多像马奇这样的人,而不是自以为是地去批判一个无辜的少年。
他们跟我们一样,只是世界观不同而已。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小说,我倒觉得它更像是马奇的内心独白,或是环境保护手册。换言之,这是一个热爱树的男孩的故事。当马奇站在树上的时候,他的一腔热血都沸腾起来,他和鹰树都是自由而灵动的。当马奇站在发言席上的时候,他用那一张张小卡片和竭力记住的单词,勇敢且坚定地捍卫着鹰树,也证明了自己。可以说,马奇和鹰树,并没有凌驾或屈从,就像小王子与玫瑰一样,始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他们成就了彼此。
书里说:“难道就不能单纯地因为我极度渴望某种东西,所以为之甘冒生命危险吗?——我只是想爬鹰树而已。”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东西——让我们极度渴求并甘愿冒险的东西。
马奇就像一滴水,无色无味,滴入了人海中,有人给予他同情,有人针对他嘲讽,但没有人可以真正理解他,真正走进他的世界。
所幸,他的眼睛里看不到旁人的恶意,只有树。树生长在他的眼睛里,郁郁葱葱,高大挺拔。
他的眼睛是绿色的。因此,他的内心也将永远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愿你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棵“鹰树”。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欢迎点赞,欢迎关注~
~手动比一颗大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