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愿意永远付出,可总有人一直在索取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前几天我一个朋友深夜给我发微信说她正在医院打点滴。 

我问她情况怎么样,有人陪伴没有,也许是这句话点到了她内心的那一片脆弱,她发过来的语音里有很浓厚的哭腔,断断续续的告诉我,她自己一个人来的,因为是胃炎,她疼到不能走路,根本没法照顾孩子,所以大半夜把邻居敲醒请他们照看孩子。

我问她,丈夫不在家吗?

她说,去棋牌室打麻将去了。

打了三通电话:

第一通回复说,有病找医生去,我又不会看病。挂断。

第二通回复说,我这边输这么多钱,我得赢回来,孩子你就让他在家睡觉就成。挂断。

第三通是在她已经感觉到如果再不去医院自己真的熬不过去的情况下祈求她丈夫回家给她打辆车,男人的回复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棵稻草

“多重的病,能死人吗?我让这边的小李给你网上打个车,你自己出来。。。”

男人还没说完,她就把电话挂断了,她给我说,那一瞬间,她觉得这个家其实没有必要再待下去了。 

其实听到这里,我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静静的点开她发来的微信,偶尔回复一个拥抱的表情。 

咨询久了,我不能说我的咨询能力是好还是差,但这个时候,如果你代表她的娘家人来质问这个男人到底还是不是个人?或者作为一个新时代女性去质问她,这样的人你为什么还要和她在一起?

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

婚姻冷暖恐怕只有自己知道。 

我问过很多对婚姻中的冷漠现象已经绝望的女性,你是想继续这种婚姻还是离开他重新选择?

百分之八十的回答其实都是前者,虽然知道自己的婚姻矛盾太多,冷淡到让自己窒息,可是,她们依旧会立即做出自我防御的言辞:

“可我感觉还没到那个地步”

“他平时对我都挺好的”

甚至有的人会讲:

很多人的婚姻都是这样的,至少他没有出轨,我们应该还可以再谈谈的吧。

是的,最后一种回答其实最让我震惊:出轨和被冷漠对待,好像更多的人能忍受后者,却坚决抵制前者!

柠檬想说一下多年对婚姻的咨询得出的一些看法:

婚前大家因为喜欢或者因为需要选择在一起,和婚后常年待一起的时间作对比,因为异性的相互吸引和感兴趣,大家更愿意去付出,以此来作为维持短暂感情的一个途径。

婚后,每天都待在一起,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加重,传统上认为女性需要多承担家庭内的事物,认为男性应该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事业上,所以在潜意识里,哪怕是新女性,就算在外工作做的很好,在家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一个妻子的角色,不止是亲戚会叨扰,就连自己也偶尔会质疑一下自己,好像自己缺了点什么?

这种境况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女性会遇到的,但来咨询的夫妻关系中,比例是可观的。

那在这种观念下,本身家庭里有很多男性也该参与的事物渐渐的转化为不用做,或者我少做一些也没事,责任不断淡化。

这往往是夫妻矛盾的初始,由原来的我多做一些,转变为我可以少做一些,我不用做也没事,我就是不做了又能怎么样。

继而,“你生病你找医生找我干嘛”“孩子学习不好,你这个妈怎么当的”“老人生病你作为小辈不该去陪床吗?”这种质问逐渐从对方的口中侃侃道来,说的是那么的胸有成竹,好像妻子,孩子,老人和他无关,全部都是对方的事情一样。 

在此,柠檬希望还在听的各位,不管是妻子还是丈夫,如果你把家里的上上下下“打点”到不需要对方出一分力气,你真的要注意了!

在你累死累活之后,你看对方还是那么温柔吗?有没有一丝怨气?

在你怨气缠身的时候,对方的几句“你辛苦了”能不能缓解你的不满?

当你想让对方也参与进来的时候,对方有没有更多的不愿意和不满表现出来?

如果你不想成为半夜里独自去医院打点滴,孩子被邻居看着,老公在外却逍遥自在的这样一个女主人公,现在就开始反思,你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过于失衡了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