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行文逻辑是自己受到启发的句子分享以及读后启发。
1、复制和转换的概念
在职业领域来说,转换是指一份工作你需要出卖你的时间和精力才可以交换到对应的价值。如果你停止交换,那么你就会失去收益。而复制是指你只需要投入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收益会源源不断,比如说周杰伦的歌曲。
显而易见,如果我们想真正的解放自己,确实需要找到自己可以被复制的“作品”,在转换的工作里积累价值和经验,在复制的道路上去创造可以“被复制的价值”。可能有人会说自己头脑空空,无所给予,但我想也正如作者所建议的那样,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你总有自己深耕的领域,也总有自己相对擅长的部分,只要你愿意去分享,去抱着利他之心去付出,我想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复制,只是,我们确实需要去追求更本质、更耐得住打磨的经验和认知,才可以给出更高的价值,愿意并舍得在学习新知上投入大量资源,把每次有益的思考都通过文字或者音频的形式把价值固化下来。
2、什么叫利他之心?
利他的本质是爱,它的力量取决于我们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这个世界爱得有多深、爱得有多广。利他之事通常需要我们先绕个弯儿。它需要我们先付出,甚至是无条件的付出,有时还要面临一些损失,忍受一些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有了利他力量的加持,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他人所称的“格局”。
说到利他,初次感觉便是有点说教味道,彷佛把自己架在道德高点上去行事,很多人还觉得凭什么,自己都自顾不暇,但我在后面的阅读过程中也解开了这个困惑,利他不是无端地付出,而是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能力或价值去影响他人、服务他人,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是试图用某种条件去取悦或控制他人。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心是对他人真正的关怀,而如何给予他人真正的爱与关怀呢,我觉得还是价值。你是否真能解决他人的痛点和满足他人的需求。就像我做老师,一方面要关心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学习状态,而更多的是我能真正给到他们价值,也就是知识、学习方法、解决困难的态度和勇气等等。这些都需要我去做榜样,去丰富自身的储备,去提高自己的认知,而只是把它看作一份糊口的饭碗,我就只是搬书匠,我的成长也会很局限,我的动力也会不足,不利它最终就只会是一种短视。
3、怎么影响他人?
想让他人听你的劝,最好的方式不是语言,而是你自己真的变好,而且比现在好很多,比他好很多,那时你的话才有分量。因为更好的建议不是劝说,而是影响。用自己的意愿强行改变对方本来就是大忌,特别是在自己还不怎么样的时候。如果你劝说人家,对方反驳你或者反对你,这是一面镜子,告诉你自己还不够强大。在社交中,有两种牌,一种是“付出牌”,一种是“吸引牌”,付出牌通常是有所求的(我觉得不能完全否认付出的价值,但不能一味通过付出去维持关系,文中也提到一味付出让他们少有心思和精力去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吸引牌则是保证自己是完善的、有魅力的、对外无所求的,不会对自己的付出附带任何条件。在社交中,学打组合牌,维护自己的形象,增加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智慧,稳定自己的情绪,丰富自己的爱好,结交理想的朋友,追逐自己的梦想,不要求对方改变,让自己真正成为心中期待的那个人,那个人强大、友好、睿智、有担当,是你自己遇到后也会心生欢喜或敬仰,愿意主动靠近的人。就像有一天你在和别人结婚之前,也愿意先娶或者嫁给自己。你对自己足够满意!
实在话,我之前骄傲如白莲,不肯打付出牌,总觉得自己需要对方的付出来获得对自己的认可,自己付出时也是期待着回报的,索取心较重。这样的关系自然不会长远,就像自己只有三分之一,要别人补充三分之二,自己只能给到对方五分之一,而且内在匮乏,衍生出贪婪。现在我有了一点经历,也多了对生活的反思,我一方面琢磨自己缺什么,比如说缺认可,缺安全感等,我就给到自己鼓励和第一手的肯定,努力提升自己,学识、认知、社交能力、身心的健康,花钱花精力在这上面,现实生活里反馈一下,不行继续拉出来练。对于他人,摘掉高冷这块社交壁垒,在人群中说说笑笑,与他人相处彼此舒适,后来开始哄学生,看着小男孩最后和我握手和解(他觉得我偏心别人),我忽然觉得哄哄别人也好好玩。也许,我是说也许我虽然有点严肃,但没准儿我骨子里也是个小可爱呢,可能被压抑了,我把他叫醒~
4、内向者之道
获得人际关系和影响力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不断地与他人交流,建立情感联系;二是通过知识或能力的吸引,让别人想认识自己。内向成长者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擅长与事物而非人物打交道。面对静态事物时,他们更理性、更有创造力,也更加关注事物的根本,这可能也是很多内向者不太合群的原因之一,因为习惯关注根本的人会觉得普通的闲聊太肤浅,没有意义,他们与人交流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解完以上知识,我们要学会主动扬长避短,切换到更适合自己的人生赛道上。事实上,无论是内向成长者还是外向成长者,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就和影响力,最终都要过创造价值这一关。而要想创造价值,需要我们坚持长期主义,个人成长与商业发展的竞争模式不同,它有更大的时间宽容度和强烈的个人属性,它允许我们慢慢变好,让我们不紧不慢地“雕刻”自己的作品。
这一点也算是对我自己的一种解放,因为自己的内向,我对自己能很好地生存产生过不止一次的质疑,我总是想要彻底改变自己,去逼着自己社交,也不理解自己为什么同事们聊八卦我根本不想掺和,我否定自己的不同,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太单一,也许要走很远的路才会冒出一点小花,但内向者有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