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参加一场什么活动,可以get很多技能?
想象一下,参加一场什么活动,可以认识各种才华的人?
想象一下,参加一场什么活动,可以改变今后的生活习惯?
没错,就是拆书帮的拆书活动!刚过完五一,大家很快就收了放荡不羁的心,在2017.5.7宁波拆书活动中迅速投入到学习中来了。
拆书活动
这次活动主持人由BM宁波营长宓叔担任,非常幽默有活力的一位少年大叔,在宓叔的欢快开场后,引导大家破冰自我介绍,每人给自己贴三个标签,让小伙伴从标签中认识彼此,接下来就是拆书学习内容了。
六子带拆
《专注力管理:让你的努力更高效》
当面对一个很难的概念或者理论的时候,如何迫使自己真正理解它。
费曼学习法:如果我需要讲解给别人听,我会如何讲?
第一步:选择一个概念
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拿一张白纸,将这个概念的名称写在这张白纸的顶部。
第二步:想象你正要把这个概念教授给一名新生
写出这个概念的一个解释,就好像你正在把这个概念讲述给一个还没有理解该主题的人那样。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在你把一个你已经明白,或者你还没有明白的概念解释给自己过程中,你能够获得更好的理解,并且可以精准地定位那些你仍不知道的细节。
第三步:如果你遇到问题,请原路返回
只要你在一个地方遭遇疑惑或者问题,那么请回到相应的参考资料、教程,或者,到教学助理那里去吧,重新阅读或者再次学习这些材料,直至达到能够通过书面方式解释给别人的程度。
第四步:简化并建立类比
不管你的解释有多啰唆或者如何令人迷惑,请尝试简化你的描述用语,或者创建一个类比,以便于更好地让别人理解。
说到这个费曼学习法,跟拆书帮的RIA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教才是最好的学。在拆书帮中,拆书家带拆之后,收获最大的还是拆书家自己。比如昨天我的带拆,尽管自己表现的不是很让自己满意,很多地方磕磕碰碰的表达,不过,这个内容的意思我想已经传达清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位美女春艳姐上来分享的有关非暴力沟通的内容非常接地气,而且非常贴合这个费曼学习法的理念。
首先,介绍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通过自己的观察,表达自己的情绪,说出自己的需求,提出自己的请求。通过和生活中的常见的沟通方式直接宣泄情绪与非暴力沟通的对比,让我们很直观的就可以看到非暴力沟通的优势。
春艳姐还举出了一个自己的例子:
面对老公晚回家的现象,换做以前她会很生气的说:“怎么又这么晚回来,你到底在干吗?你还要不要这个家了?”这样做的话,肯定双方都会心情不爽,导致后果更严重。当接触到了非暴力沟通后,换了种表达方式:(观察)最近连续三天都回家很晚,(感受)我感到非常的不开心,(需要)因为我需要你的陪伴,(请求)我希望不能把身心放在家上,你能每周至少两天多花点时间陪伴我吗?
有这么一个善解人意的老婆的人,夫复何求?
当然,除了春艳姐,还有丽君的精力管理、Peter的即兴、ivy的思维导图等内容的分享,都非常的精彩,限于篇幅,就不多介绍啦。
阿洛带拆
阿洛以幽默风趣的开场,把大家引向一个轻松愉快的克服拖延症的实战演练场。
“在坐的各位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的?”我大概的扫视了一下全场,只看到了丽君和钰杰两个美女没举手,我相信她们是真的行动派。不过,阿洛话锋一转:“没举手的是不是连举手都要拖延一下?”可谓是引爆全场,没想到看起来这么安静文艺的妹子还这么幽默,有应变力,暗自佩服!
提问加幽默的开场,让人越发的有兴趣往下面听下去。
在 I 的部分,列举自己生活中的小例子:
总想着明天开始早睡早起了,今天就好好刷一下手机;
总想着第二天要认真学习了,今天就好好玩一下;
总想着明天开始减肥了,今天就好好大吃一顿。
我们总觉得未来可以做的更好,但其实,未来并不是那么的美好,在未来的做的决定跟当下其实没多少区别。
更重要的是,在分发的材料上面,还精心的设计了A1、A2的参考模版,这就可以让一些第一次来参加拆书帮活动的小伙伴有了一个很明确的指引。
suger,她给自己贴的标签,绘画的手,诗的眼,从小学画画,还喜欢读诗,这么灵动的美女,据说还是单身哟!她分享了她关于整理的一个经历,尽管自己不拖延,而且经常可以做到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但总是没过几天就乱了,而且总是找不到自己想找的东西,她很羡慕妈妈那种条理清楚,知道自己的东西在什么地方。她也想做到,只是还没有找到真正解决的办法。
阿洛给出建设性的建议,当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你能不能忍受房间永远乱下去,或者说你一直不把东西从哪里拿的放到哪里去,看看这种情况能给你带来的后果,你能忍受到什么限度?——这两个问题需要回答者自己去深思这种行为的,思考透了那行为真的就可以改变了。
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认知问题,也许suger认为能够整理房间这不叫拖延症,其实,房间的整理并不是隔一段时间再整理才更高效,这其实就是在拖延。而且,这个并不等同于洗衣服,洗衣服需要攒够一洗衣机,这样一次性洗完更高效,因为洗衣机洗一件和洗十件衣服的时间可以设置成一样的,统一洗可以更高效。
橙子学院的合伙人昌昌也分享了他的A2,关于和朋友相约吃饭的事,始终拖着,如何解决的,先和朋友聊天确定空闲时间,有空立马见面,先见面再定吃饭的地方。确实如此,我们说有空了见面,却总不知道这个空会出现在什么时候,只有两人落实之后,才能真正去安排行程。
琳琳带拆
琳琳姐非常自信且有气场的给我们带来了一次颠覆认知的学习,不管我们经历任何事,不管高兴还是失落,有影响情绪的事情发生时,我们自己内心对自己都会有些提问。提问影响我们的思维,思维又会引发我们的行动。
当我们开心的时候,自己内心会怎么问?当我们沮丧的时候又会怎问?只要在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找到发现自己内心的问题,如果是消极的,我们改变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去改变我们的行为了,从而心情也会不一样。
蚂蚁叔的脑洞非常大,表示跟不上节奏,以及suger、野人大叔、韩琦等都很积极的分享了他们的经历,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peter分享的关于自己的经历:
事件:坐舅舅车时,被舅舅没有对象,挑三拣四。
隐含问题:他怎么把有没有对象当成有没有成功的标准?
行为或做法:接下来没理他,表现很生气,让他认为自己很没礼貌
当看到这个图的时候,距离解决生活中消极情绪或者沟通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的问题就不远了。这里有两种思考方式,学习者心态与评判者心态,当我们选择了评判者心态时,我们就会一步一步走向泥潭;当我们选择了学习者的心态时,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达到共赢的结果。
简单总结学习者四个问题框所代表的意思:
事实,发生了什么?
自省,我做了哪些假设?
换位,他们想要什么?
共赢,现在最应该做什么?
琳琳姐带拆片段中给出的案例,她与老公之间发生的一次小小的冷暴力:
事实,在网吧玩游戏,打电话不接,我不反对玩游戏,只是别耽误正事。
自省,他手机可能静音了,而不是故意不接电话。
换位,他可能因为刚换工作岗位,需要放松一下,而且五一假期,确实可以休闲一下。
共赢,自己饿了先吃,留着饭让他自己吃,其他一切照旧。
后面的一个现场演练,琳琳姐准备了两个案例,现场讨论很热烈,要不是琳琳姐气场十足,换做是我,那场面肯定控制不住了。大家也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们组Lin美女的分享。
Lin美女是位培训师,分享时从一个专业角度来解析,案例中的导师不耐烦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两者知识专业水平不同,讲师认为的简单知识,也许在学员看来就是很困难。另外,也提到了一个拿来主义,如果学员在去问讲师之前,真正去查询过,再提问的时候换个方式,“我翻遍了听课笔记,也去询问了其他学员,同时也去网上查找了资料,可是还有不懂的地方,能不能麻烦您在帮忙解释一下?”
这两点一方面在导师,一方面在学员。导师犯了知识诅咒(我前段时间有文章解释)的错误,学员犯了拿来主义的错误。
蹲蹲也分享了一个可以理解为感情方面的问题,引得大家爆笑阵阵,非常的有幽默感的一位帅小伙。
不止拆书
在拆书活动结束之后,终于跟我们教育长老八爪鱼勾搭上了,特别热情的一位美女,很热心的跟我介绍宁波各种活动,以及各种玩法,还带我们去了她朋友的青年旅舍店——麻雀窝。这个青旅的老板老厉害了,连房子的装修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做的,特别是吧台,是他们通过在废墟中一块一块的捡来的旧砖垒成的,还有房间的门牌号也是在废墟堆中搜集来的宁波老门牌号。看了青旅墙上的各地的旅游照片以及各地的明信片,瞬间勾起了我年轻时的回忆,这是我以前所追求并践行的生活,可是如今怎么变了样了?
在去青旅之前,我们还在2楼饭局腐败了一顿,并且把在拆书活动中没有记清的名字又重温了一遍,还get到了一个介绍方式,接龙一样的去介绍,一直接到最后一名。我是宓叔旁边的阿洛旁边的ivy旁边的八爪鱼旁边的六子旁边的Lin旁边的昌昌旁边的覃志刚旁边的蹲蹲旁边的秋韵旁边的suger旁边的蚂蚁叔旁边的Peter,这是座位的顺序。希望没有记错,不然就尴尬了。在饭桌上,蚂蚁叔还很热情的分享了宁波的历史,让我们都开了开眼界。
为了向爱学习的人多学点东西,又强行邀请阿洛和ivy陪我分享她们所学的DISC知识,聊了很多,学了也很多,还向ivy借了本书回来,最后竟然还让ivy请客,这真的是脸皮厚到无敌了。在昨天的聊天中,其实,我做的很不到位,明明是去学习的,我却主动说了很多,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应该试着提问,从而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是一味的说自己的没用的过去和现在,提问加聆听才最重要。
反思追问
自己准备的有点欠缺,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小伙伴们在给出了鼓励的同时,也提出了非常有用的建议。
具体表现为:
在表达过程中:磕磕碰碰,不够流畅,要时不时去翻看稿子,还有反复的口头禅“就是”、“接下来”、“嗯、额”等等。
尝试解决方法:稿子至少对着镜子演练十遍,能背诵最好。
在表现方面:自己还处在新手状态,没有设定自己的具体流程,就像大叔说的,这是我的主场,而我还去询问大叔流程。另外,不够自信,在邀请别人分享的时候,声音不够响亮。还有,听完分享总结时,大脑有点短路,应变水平还是欠缺。
尝试解决方法:1、这个控场能力还需要多加实践,但流程方面自己是可以掌控的,整个分享的具体流程先熟悉。2、声音也是需要刻意的练习,在熟悉内容时可以做练习,平时讲话也可以刻意提高点嗓门。3、总结方面还是思维能力不够,仍然需要多读书,多学习思维方式,争取在最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把《金字塔原理》读完并拆解。
在内容方面:例子虽然列出来了,但是不够清晰,并且没有把详细的指令在举例的时候与分发的片段联系起来,容易让人不知道具体讲在什么位置,特别是第一次参加活动的小伙伴。
尝试解决方法:对内容多加研究,雕琢,熟练掌握费曼学习法,收集素材,才能更好的做到类比。另外,如果下次还是第一个开场,询问一下有没有第一次参加拆书帮活动的,如果有的话,要记得分享一下拆书帮的RIA学习方式的理念。
一场活动,多种收获!当然了,我们所收获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所播的种!
六子的书房,大家的课堂!我是六子,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