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作为妈妈P3

P3.裱花的最高境界

最近关于裱花这件事感触良多,因为受到了许多有益的有害的“刺激”。于是我开始反思起来,韩式裱花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的?我又想把这种裱花技术做到什么程度呢?

我觉得,裱花这事儿就如同世间许多其他的事情一般,有一些章法又似乎完全可以不按章法而行。在学校里,我曾问过老师:咱是参照着什么标准来裱花?

老师一头雾水……

因为我觉得目前被国内同行追捧的标本都是“假花”,即花型完美、色彩艳丽或柔美,但一眼看上去就像绢花、塑料花一般没有生命力。摆在蛋糕上形如“尸体”,不会说话。

其实我说的有些狠了,裱花裱的当然是假花,奶油霜和色粉色膏可描绘的自然神韵自然是十分有限的。但在这里我说的假,指的是---

没有心

我想你会说,一个蛋糕要什么心?一堆奶油花哪里有心?

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事物本身。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人和人的“产物”都是有生命力的。这样的生命力体现在它的“自我表达”之上。换言之,你的作品体现了你的内心,无论它是一道菜、一本书、一束花,还是一个孩子。

其实所有我们拥有的这一切都可以被称之为“艺术品”,但艺术家的创作心态却大相庭径。这和养孩子的道理相似,有走“古典主义”路线的保守主义,就有“推陈出新”的印象派。但只要你“脑子里想的通透、思维清楚”就不会太出格。

扯的有点远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只要是有心的作品就有灵魂,有灵魂的物件就具备一定的灵性,能和欣赏它的人对话。

继续扯回裱花这件事上吧,当我看过了几个韩国大师的裱画作品时我完全被震撼了。其实人家裱的是在平常不过的单层花环蛋糕了,但看到这些花的时候我竟然半晌说不出话来,我看着“花艺师”用仿佛是刚从田野里采来的乡间野花插好的展示品,我的心在一点一点的融化。我想起了朴树的《那些花儿》

内心潮湿的感觉

这是不是就是我所追寻的最高境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