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今年的第一场冬雨,在这立冬的深夜里,刷刷拉拉降临在了我家乡的土地上。从床上爬起来拉开一半窗户,沿着窗外那在灯光下晶晶闪亮的雨丝,将目光投到了那黑魆魆的天空深处,这漫无边际的冬夜之雨,打湿了我的乡愁。于是,我把满满的乡愁,浸润在了这初冬的夜雨。
浸润在初冬夜雨里的乡愁,写满了游子即将离开家乡的眷恋。一缕冬雨,一把乡愁。不是游子,怎能体味得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境,不是游子,更不会知道“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的愁楚。乡愁,是一份深沉的爱。又将离开故土的游子,只能默默将这份爱收藏在心底。
如果这份浸润了初冬夜雨的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那么我愿意将我的情思,把我这游子的牵挂,把我这对家乡痴迷缠绵的情感,把我这多少次望穿秋水的期盼,一一刻画成大树的年轮,时常地凝视着每一道线条,每一个符号,清晰地一轮一轮分辨得出家乡的山、海、岛、林、泉、滩、港,清晰地标注出田横岛,清晰地标注鳌山湾,清晰地标注马山石林,清晰地标注大沽河我即墨家乡的母亲河。
透过这份浸润了家乡初冬夜雨的乡愁,我看到了我的家乡,原本就是岁月中最美的画卷。无论是柴扉之上大红的福字,还是火炉上煮沸的老酒,以及那沽河两岸袅袅的炊烟和那柔美的云霞,以及那青砖灰瓦柳腔阵阵的古城,和那碧海蓝天拥簇着的蓝色硅谷,都是带有一种令人深深眷恋的家乡泥土的味道。因为是我的家乡,所以风也柔柔;因为是我的家乡,所以情也暖暖;因为是我的家乡,所以花开似锦;因为是我的家乡,所以叶落如诗;因为是我的家乡,浸润在初冬夜雨中的乡愁,也散发着幽幽的香气。
透过这份浸润了家乡初冬夜雨的乡愁,我看到了一个个远去了的熟悉的身影——即墨大夫白髯飘飘励精图治,使得“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徐万且正在仰观天象俯察万物,挑灯撰写《太初历》;王吉从皋虞徒步来到琅琊,担当起正气令长天为之动容的博士谏议大夫;王邦直论证宫、商、角、徵、羽,捧出了一部 “声音之道,实与政通,而治乱之兆,皆足听而知之”的洋洋三十万字之巨的《律吕正声》。浸润了初冬夜雨的乡愁里,田单正纵“火牛阵”大破燕军,古即墨城内外战鼓隆隆火光四起,火牛怒目奋蹄令燕军人仰马翻;田横岛上,田横五百士威武不屈悲歌长天,仗剑自刎令天地鬼神惊而泣之;周如砥高擎酒杯,祭祀上天不拘一格降人才;黄嘉善金戈铁马,三边大捷震鞑靼;蓝北泉监察河南,官声文声名朝野;杨良臣通判太原,“太平鸣琴”颂其德;郭华野三本上疏,鲠骨直臣惊贪官;李毓昌查赈淮安,碧血山阳正乾坤……
离乡既无语,近乡情更怯。家乡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皆令我敬畏,令我五体投地,“远离了故乡,游子才明白,原来不管故乡是高楼林立,还是一马平川,故乡永远是自己心中最美的原风景。远离了故乡,游子才明白,原来,哪怕全世界把自己抛弃,故乡依然会以一种等待的姿态盼望自己的归来。”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走过山山水水,年年岁岁,无论我寻乡的跫音落在何处,那心头索绕着的乡愁,丝毫不会减退。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透过这份浸润了家乡初冬夜雨的乡愁,我似乎看到家乡的这个冬天,正拥有了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兆头,那么,就把这份浸润在家乡初冬夜雨中的乡愁,酿成一坛浓浓的飘着焦糊香味的即墨老酒,让我朝着家乡的方向,一饮而尽!
梦回钱谷山又见田畴, 炊烟小村庄清晨放牛。
难忘小时候追逐潮头,光着小脚丫快乐无忧。
老爹喝着酒,一把老豌豆,老娘补衣裳,针线连春秋。
柴米油盐酱醋茶啊,天天巴望着有个好年头。
泉海即墨啊,我美丽的的乡愁。
风起鳌山湾美如画轴,潮涌田横岛故事传流。
云动马山哟石林悠悠,鱼跃大沽河美景一眼收。
灵山升碧霞,鹤山紫气流,雄崖耀东海,古城文脉久。
山海岛林泉滩港呀,蓝色的硅谷伴着长龙游。
泉海即墨啊,我美丽的乡愁。
掬一捧墨河清清的水, 让我的乡愁啊甜个透。
吃一口墨城的大麻片,把我的乡愁哟香个够。
喝上那一碗老酒哦,叫我醉倒在老家的大门口。
泉海即墨啊,你是我永不老去的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