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直指人心的剧情描摹

《红楼梦》第六回的核心主旨、主要梗概内容以及核心诗词警句如下:

核心主旨:第六回是《红楼梦》情节从神话氛围转向现实描写的关键过渡,通过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和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两个主要情节,展现了贵族子弟的情感与欲望以及底层平民的生存困境,以小见大,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差异、世态炎凉以及贾府盛极必衰的命运伏笔。

主要梗概内容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贾宝玉在秦可卿房中歇息,梦中与可卿在太虚幻境有了一番亲密之事,惊醒后回到怡红院。袭人帮他系裤带时发现其大腿处沾湿,宝玉红了脸,后趁众人不在,将梦中之事告诉袭人,并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也更为尽心。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家贫,难以过冬。刘姥姥想起女婿家与金陵王家曾有连宗之亲,便带着外孙板儿前往荣国府求助。她在荣国府门前遭看门奴仆冷遇,后经人指引找到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周瑞家的为显自己能耐,答应带她去见王熙凤。刘姥姥见到王熙凤后,先是尴尬等待贾蓉借玻璃炕屏离开,然后鼓起勇气说明来意。王熙凤表面客气,先是推说府中难处,后在问过王夫人的意思后,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和一吊钱,还送了些旧衣裳等物,刘姥姥千恩万谢后离开。

核心诗词警句

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此诗为第六回正文开头的标题诗。刘姥姥为生计忍耻求助于贾府,而贾府中人如凤姐对财富犹未足餍,最后给了刘姥姥微不足道的二十两银子。但刘姥姥受恩不忘,后来在贾府败落后救助巧姐,其行为胜过巧姐的骨肉 “狠舅奸兄”。

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这是第六回的回末诗。意思是凤姐在得意之时容易出手接济刘姥姥,而刘姥姥对凤姐的感恩之情胜过那些所谓的亲朋。


红楼梦的第六回,很好阐释了故事的两个主题的回目,一如主题。

首先是宝玉初试云雨情,宝玉在警幻仙姑处受得兼美的调教。在宝玉梦醒后,跟袭人云雨一番。

但这集的核心还不在此,在于刘姥姥的一进荣国府。

刘姥姥带着外孙板儿,跟家里因为经济的贫寒而不得不商议得出发去贾府处跟这原来联络有亲的大家贵族打秋风(俗话就是求接济)

刘姥姥是不是索引派所指出的清代,康熙皇帝的主母孝庄呢?不得而已。然而这里有清儿、狗儿、板儿却是事实。

红楼梦之所以好看,不单单是隐射。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红楼梦》……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所以,红楼梦是一部经典著作。笔法精彩,直指人心。这一回,通过刘姥姥的眼睛,既看到了富家子弟,哪怕是家奴都气势非凡、周瑞家的也可以绫罗绸缎,王熙凤手下的通房丫头平儿也可以如此之体面。刘姥姥把她都错认为了凤姐。

通过刘姥姥的视听触法,我们又看到了王熙凤不仅有富丽堂皇的家私,如刘姥姥从未见过的西洋钟,一旦整点就报响。刘姥姥的感官体验确实是展现王熙凤乃至贾府奢华的绝佳视角,核心结论是:通过刘姥姥的 “视听触” 三重感知,既凸显了王熙凤的富贵排场,也暗合了贾府盛时的物质繁华。

一、刘姥姥视角下的王熙凤相关感官细节

视觉:初见王熙凤时,她 “满身锦绣,珠光宝气”,屋内 “描金彝鼎”“玻璃炕屏” 等陈设精致夺目,西洋钟的造型更是刘姥姥从未见过的新奇物件,直观冲击她对 “富贵” 的认知。

听觉:西洋钟整点报响的声音 “当啷啷”,在安静的屋内格外清晰,与刘姥姥乡下的鸡鸣犬吠形成强烈反差,让她感受到贵族生活的精致与讲究。

触觉:虽未直接描写刘姥姥触摸奢华物件,但她对王熙凤赏赐的二十两银子、旧衣裳的珍视,以及面对精致器物时的小心翼翼,间接体现出这些物品与她日常接触的粗陋之物的质感差异。

二、这些细节的核心作用

以底层平民的陌生化视角,让贾府的奢华不再是抽象描述,变得可感可知。

西洋钟这类 “舶来品”,既体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也暗示贾府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为后续繁华落尽埋下伏笔。

刘姥姥的拘谨、惊叹与王熙凤的从容、气派形成对比,强化了阶级差异的张力。

还有王熙凤话语的密不透风,以及那种不紧不慢的从容,居高临下,又不失体面的分寸感,都让我们看到了这位精明、泼辣、甚至年龄才不满20岁的官家少奶奶的强悍与练达。

在《红楼梦》第六回中,王熙凤与刘姥姥的对话及相关细节充分展现了王熙凤的精明练达与居高临下的姿态。以下是具体内容:

经典对话

开场寒暄:凤姐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 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像。” 凤姐儿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了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

表明来意后的回应:刘姥姥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 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 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

给予帮助时的话语: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

拨弄炭火的细节

文中写道 “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王熙凤这一动作,充分展现了她的威严与从容。她明知刘姥姥已到跟前,却故意不抬头,只顾拨弄炭火,营造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氛围,让刘姥姥在等待中更加局促不安,而她随后的起身问好与嗔怪周瑞家的,又显示出她的礼数周到,实则是在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将贵族少奶奶的派头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刘姥姥这回也说出了很多乡村俗语,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汗毛比我们腰还粗呢!”

这是刘姥姥在说明求助来意时的补充,重复并强化了 “寒毛比腰粗” 的核心意思,既坚定了自己求助的合理性(贾府再难也比自家强),也延续了她直白朴素的语言风格。

红楼梦不通过其他三部四大名著的特点也就在于这些去处。直指人心,面面俱到,耐人寻味……

——力  2025年11月7日 乙巳年九月十八 立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