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劫持是如何产生的?(一)

流量劫持是如何产生的?(一)

1. Hub嗅探

集线器(Hub)这种设备如今早已销声匿迹了,即使在十年前也少有人用。作为早期的网络设备,它唯一的功能就是广播数据包:把一个接口的收到的数据包群发到所有接口上。且不吐槽那小得惊人的带宽,光是这转发规则就是多么的不合理。任何人能收到整个网络环境的数据,隐私安全可想而知。



  嗅探器成了那个时代的顶尖利器。只要配置好过滤器,不多久就能捕捉到各种明文数据,用户却没有任何防御对策。

防范措施:还在用的赶紧扔了吧。

这种设备目前唯一可用之处就是旁路嗅探。利用广播的特性,可以非常方便分析其他设备的通信,例如抓取机顶盒的数据包而不影响正常通信。

2. MAC 欺骗

交换机的出现逐渐淘汰了集线器。交换机会绑定 MAC 地址和接口,数据包最终只发往一个终端。因此只要事先配置好 MAC 对应的接口,理论上非常安全了。



  不过,很少有人会那么做,大多为了偷懒,直接使用了设备默认的模式 —— 自动学习。设备根据某个接口发出的包,自动关联该包的源地址到此接口。

然而这种学习并不智能,甚至太过死板,任何一个道听途说都会当作真理。用户发送一个自定义源 MAC 地址的包是非常容易的,因此交换机成了非常容易被忽悠的对象。只要伪造一个源地址,就能将这个地址关联到自己的接口上,以此获得受害者的流量。



  不过,受害者接着再发出一个包,绑定关系又恢复原先正常的。因此只要比谁发的频繁,谁就能竞争到这个 MAC 地址的接收权。如果伪造的是网关地址,交换机就误以为网关电缆插到你接口上,网络环境里的出站流量瞬间都到了你这里。

当然,除非你有其他出站渠道,可以将窃取的数据代理出去;否则就别想再转发给被你打垮的真网关了,被劫持的用户也就没法上外网。所以这招危害性不是很大,但破坏性很强,可以瞬间集体断网。

防范措施:机器固定的网络尽量绑定 MAC 和接口吧。貌似大多数网吧都绑定了 MAC 和接口,极大增强了链路层的安全性。同时,独立的子网段尽可能划分 VLAN,避免过大的广播环境。

大学里见过千人以上还不划分 VLAN 的,用一根短路网线就可以毁掉整个网络。

3. MAC 冲刷

之前说了集线器和交换机的转发区别。如果交换机发现一个暂时还未学习到的 MAC 地址,将会把数据包送往何处呢?为了不丢包,只能是广播到所有接口。


  如果能让交换机的学习功能失效,那就退化成一个集线器了。由于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有限,显然不可能无限多的记录地址对应条目。我们不停伪造不重复的源地址,交换机里的记录表很快就会填满,甚至覆盖原有的学习记录,用户的数据包无法正常转发,只能广播到所有接口上了。

防范措施:还是 MAC 和接口绑定。一旦绑定,该接口只允许固定的源地址,伪造的自然就失效了。当然,好一点的交换机都有些策略,不会让一个接口关联过多的 MAC 地址。

必须得选一个 VLAN 内的、并且实际存在的地址做为目标 MAC,以免产生大量的数据风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