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一度沦陷。
最近几个月,最大的感触就是,贵有恒!
学习焦虑,学习不得法,学习不持续,行动力不足,目标感不强。
庆幸的是,好在我处于自己知道自己哪里不知道的状态。
八月份参加一次重要的考试,放松休息了一个月。一个月后成绩出来,差一点点,没有通过。差一分等于零分。知道成绩的那天晚上,难受得睡不着觉。痛彻心扉地明白了99%=0的道理。一分之差,就要再来一年。情绪很低落,心情很糟糕。因为明白自己前期没有全力以赴。独自一人默默疗伤,一周之后才鼓足勇气将不好的结果告诉了爱人。虽然得到的了安慰、鼓励和包容,也确实让我心理负担减轻不小,但现实的问题该怎么面对还是要面对。
除了正常的工作之外,有那么十几天,身体好像在有意的逃避,麻痹着自己,明明没有目标,却毫无主意的消磨时间,似看非看的开着电视,随心所欲没有缘由的刷着手机,直到手机没电关机,直到夜里两点眼睛累得发涩发酸,困得不行,才去洗刷睡觉。
那段时间,我很颓废。
我看着三件事小群里战友们每天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我的真实感受就是,我站在悬崖上,坠入了万丈深渊,坠落的过程我是迷迷糊糊但又分明知道的状态,下落过程有很多的树枝或是藤条,我伸手去抓,每次都能抓到,但是每次都抓不紧,继续往下落,继续往下落,一次又一次抓住了却没抓紧,一次又一次继续往下落。
这感觉很不好。
我通过各种方式扭转这状态。我约了文春战友进行话疗,一个多小时占去了他听李笑来直播的全部档期给我很大的帮助。我重学以前购买的网课,寻求方法技能上的指导。我按照老师的建议,开始阅读学习人物传记。我受大伟哥的影响,开始行动起来,展开非暴力沟通NVC的学习和尝试。我熬夜看完了一部36集的特别吸引我的新电视《激情的岁月》,我从里面科学家的身上汲取和验证了专注、忘我、信仰以及使命的深层次内涵,一次又一次洗涤着自己的灵魂。我重新拜读了班长李的简书中的所有文章,其中的一篇班级践行总结让我心里很痛,班级群经过一年半不到的大浪淘沙,已经从77人到了三十多人,班长看似轻描淡写,我却分明能感受到他深深地无奈。
我去青岛市图书馆借书上自习,三楼四楼的自习室每天都满满的,有小学生,也有头发花白的大叔阿姨,更多的还是准备考研和中高考的学生党。他们一直学习到晚上九点半才回家。我的心又一次被触动了。图书馆里用功的追梦人,图书馆里大批的免费资源。我用两个下午的时间,将图书馆上上下下跑了个遍,像发现了大宝藏一样,兴奋异常。因为这里的藏书实在太丰富了,多到超出我的想象。里面的种类包罗万象,足以满足我的所有好奇。我像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一样。我当时心里只有一句话在回荡,那就是“所有答案都在书里”,“如果我小时候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该多好啊!”我当时涌起一个强烈的愿望,我多么多么希望自己能拥有两到三年的非工作时间,整天的都泡在图书馆里,阅览群书,弥补自己之前所有的无知。我还特别渴望,每隔几年,更换一个城市居住,直到将该城市的图书馆藏书中自己想看的全都看完殆尽。那时,我或许真的将成为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具有智慧的人啦。同时突然内心感慨,和平真好,祖国真好!!这么好的宝藏,免费的供我们随意的汲取营养,全年无休,免费借阅,灯火辉煌,环境舒适,有保安值守不会被外界打扰,24小时图书馆无障碍开放。这对战争年代的人,那是多么的奢侈。
去济南陪爱人参加考试,所见所闻,又一次深深地将我震撼。教学楼从一楼到六楼,我上上下下爬了两遍。除一楼规定不允许外,所到之处,无论是走廊还是楼梯,无论是阳台露台还是犄角旮旯,全都是学习背书的同学,全部都是一个个一排排的小板凳,小马扎,全都是备战考研或期末考试的同学,我来来回回走的两趟,感觉对那些专心学习的同学来讲自己好像根本不存在,没有打扰到任何一个同学专心的学习,不是我走路脚步轻,而是他们都很专心,根本顾不上我走路的声响,我确信自己没有付出这么大的努力,我直到现在都会非常在意自己身边的环境和路人。我上学时在学校也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拼搏学习的氛围。我内心想着如果我上学时也处在这样的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我或许不再是现在的我。我深刻的感受到环境和榜样对人的影响是多磨的不可估量。
我耐心的看着自己借阅的人物传记,《埃隆*马斯克》《尤金*布劳恩瓦尔德:从医生到医学泰斗》《西点军校人物传记》,里面的人物成长记录给我注入新的能量,也验证了之前接触到的很多道理,比方说自律,比方说专注。我更加恰当的理解了什么才叫做伟大,什么才算是卓越。通过传记中的时间年代,通过回顾对照中国历史,豁然明白了清朝末期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间,我国为什么落后,西方为什么强大。
有了前面的这些起起伏伏,我内心积攒了很多力量。我更加明白了学习的重大意义,以及学会如何学习的必要之必要!
对于面对目标,我们容易虎头蛇尾的情况,我们今天就把它一次性解决掉吧!
如何一次性解决这么重要的课题呢?
答案只有一句话:
那便是是:细分阶段目标:让成就感加速学习步伐
1、聪明(SMART)目标的五个要素分别是:special具体的,measurable可测量的,amazing令人兴奋的,realistic现实的,time bound有时效的。当我去审视自己定的目标时,发现没有做到聪明目标的这5个要素,所以也就很难将目标执行下去。
2、如何频繁体验成就感?目标粉末化=频繁体验成就感=上瘾
正如将谷物磨成粉,不仅有利于消化吸收,还可以做各种面食,同时越细越美味一样。将目标粉末化,也利于执行,不容易失败,坚持下去还可以产生无数的组合,最后达到的效果惊人。林语堂将目标细化到每天两三句;21天英语暴力突破营,每天一篇,10句左右,21天就是210句,这210句英语大幅度提高了学员的英语成绩, 效果显著。
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应该有一生的目标,有一年的目标,有一个月的目标,有一个星期的目标,有一天的目标,有一个小时的目标,有一分钟的目标。”这句话让我很震惊,托尔斯泰竟然说要将目标细分到一分钟。反复琢磨“一分钟的目标”,发现制定目标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此。一分钟的目标,足够具体足够小也很容易测量,还可以反复查看自己是否达到目标,从而也就进入高频回顾频繁体验成就感的上瘾流中。
《微习惯》这本书也提到将目标定得足够小,“简单到不可能失败”。很多人定了目标,但难以实现,最终目标不了了之,还频繁体验到失败,慢慢习得性无助。将目标定得足够小,小到不可能失败,这样也就容易坚持,还频繁体验到成就感,甚至于常常超额完成,累积下来,效果惊人。
3、将目标粉末化,利用碎片化时间一个个完成目标。上下班途中,吃饭间隙,等等,任何微小的时间都可以利用起来。晚上用来复习,回环熟诵。
4、《道德经》里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为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一个极高的,极高级的,极高档的原理和方法技术。
5、而我们大多数人为何失败,自卑,人生陷入低谷,在于没有把握住一个核心:“学到了什么远远大于学了什么”。每天学了很多,用了很多功夫,却没有学到什么,学到什么说不清等于慢性自杀,这样频繁陷入失败中,造成人生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