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有26个字母组成,是典型的拉丁文字,英文单词是表音,无具体意义,所以需要背诵大量英文单词,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有大量的新增单词。
这一点跟汉字有很大的区别,汉语的学习前期比较难,大致学会3000汉字,基本阅读书籍,正常交流没有任何问题。
英语的发音有两种: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这两种发音自然有其原因,英式发音比较纯正,也就是所谓的正统。美式发音是融合了各民族的口音及生活习惯的发音。
我们来了解一下英美式口音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1,最主要区别,卷舌音R
英式口音几乎没有卷舌音的存在,类似her,offer,girl之类的单词,都是不卷舌的。
而美式口音一定会卷舌,her,offer,girl
发美式卷舌音时候,不仅要卷舌头,还要注意噘嘴,尽量向前噘嘴。
同时一定要注意,美式卷舌音有严格规则:单词里有R字母才可以卷舌,没有R字母绝对不可以卷舌。
because读成becaurse
famous读成famours
都是错误的!
2,英式的/ɒ/和美式的/ɑ/
这个是中国教育的疑难问题,书本发音规则,和实际语言环境完全不统一,课本里学国际音标和英式发音,长大后接触美国大片,在不了解发音规则的前提下,胡乱模仿,所以出现很多疑难问题。
比如my god,为什么课本上是卖糕得,而电影里是买嘎得。
因为你看的是美国电影,而如果看的是英国电影,里面就都是卖糕得。
当然hot、not也会有这样的现象.
3. 英式的/ɑː/ 和美式的/æ/
类似发class的音,中间的a发啊的音,但是美式口音中,则是需要把舌头放平,舌尖抵住下齿,震动声带。
比如: grass、laugh、dance...
4,[t]的发音
1)t 为尾音的时候,比如cut hut start
英式都是全发出,但是美式口音时则是不完全失爆,即只做改发音的口型,不真正发音,停顿0.1秒发后面的音。
2)当t在单词中间时
英式仍是发t的音,但是美式英语则一般做flapped处理,即只需要把美式英语里的T,很多情况下,都是按照汉语拼音的D处理。
比如
pretty,读成preddy
beaty,读成beady
pity,读成pidy
5,重音和语调的不同
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在重音语调上,略有区别: 英式常常一个重音,但是美式一个次重音加一个重音。
比如
address
英[əˈdres]
美[ˈædres]
advertisement
英[ədˈvɜ:tɪsmənt]
美[ˌædvərˈtaɪzmənt]
而且英国人的语气抑扬顿挫,语调高亢,并且英国人嘲笑美国人说话有气无力,松散无韵律。美国人说话相对比较稳重低沉,句势通常呈降调,并且速度慢一些。
其实不管哪种发音只要掌握其中一种,其他的发音也能较快的掌握,下面来了解具体的发音规则。
英语发音前元音 /i/ [i:] 和 /i/ [i]
发音要领:提醒大家注意:/i:/和/i/不仅仅存在长短的区别,更重要的是音调高低的区别。 发长音/i:/时,可以仿照汉语中的“衣”的发音,但舌头的平面 要离开上腭,使气流从口腔泄出时不在舌面上发生任何摩擦。这里有一个方法,可以使你在发音时避免摩擦,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微笑的 “一”,即在面部保持一种微笑(似笑非笑)的状态下发出汉语的“一 ”,这时汉语“一”的发音和英语的 /i:/非常接近。
/i:/和/i/虽然是一长一短的一对,但它们的发音效果却完全不一样,发 /i/音时,音不仅要短,舌面还要离开上腭再远一点。发这个音的关键是掌握这个音短暂、清脆和有力的特点。你可以先反 复地读/i:/和另外一个元音/ε/。然后找到介于二者之间的音,那就是 /i/。中国学生尤其要注意把音调低、音程长的/i:/音和高调音、音程短的 /i/音清清楚楚地区别开来,应该多多苦练/i/音,这是中国学生说美式英语的一个难关。
前元音/i/ [i:]
语音学描述
(1)舌尖抵住下齿,舌头前部上抬靠近硬腭,舌两侧贴往上齿的两侧。
(2)口型扁平,上下齿间稍稍分开。
(3)长音(注意:美语英语音标中没有长音符号),和 英音/i:/的发音相同;和汉语“一”的区别只在于舌面和硬腭之 间要注意避免摩擦。
容易出现的错误
(1)有些同学在发音时舌面发生摩擦,读成了汉语的 “一”:美语的/i:/和汉语拼音的 “i”很相似,但汉语拼音的“i”舌头前部要抬到贴近硬腭的地方,发音时有轻微的摩擦,而 美式英语中的/i:/则没 有任何摩擦(请注意舌面)。美语的 “me”和汉语的“蜜”虽 听起来相近,但在读 “me”时一定注意不要让舌头前部发生摩擦。
(2)嘴张的过大,舌头前部未上抬,接近/i/甚 至/e/的单元音:有相当一部分人读这个音的时候,嘴巴张的过大,英语“dream”里的元音读 起来像汉语“追”里面的韵母。
前元音/I/ [i]
语音学描述
(1)是/i:/的对应短音,但舌位比 /i:/稍低,且稍稍靠后。
(2)口型扁平,上下齿间的距离略大于/i:/,可容下一个小拇 指尖。
(3)和英音/i/的发音相似。这个音的关键是短暂、高亢、清 脆和有力。
容易出现的错误
许多人读这个音时嘴巴张得过大,于是分不清他们在说“give”还是“gave” 。也有人读的过长,近似长音。
英语发音中的前元音/ε/ [e] 和/æ/
这两个音的发音要领:这是两个汉语中没有的音。我们中国学生发/ε/音容易把嘴张的过大,而发 /æ/音则容易张的不够大。许多人在区分这两个音的时候,只注意到它们的张嘴程度大小的不同,这倒没错,但还要注意这 两个音的发音效果也有区别,发/æ/音时不只是要把下巴往下拉,而要整个张开嘴,音要放开。
语音学的描述
(1)舌尖抵下齿,舌头前部稍稍抬起,但舌头的位置低于/i/ 。
(2)口型扁平,上下齿间能够容下自己的食指尖。
(3)短音,和美式英语中的/e/的发音很近似,但张嘴的程度要略大 一些。
发音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许多同学会把单词中“en”错读成/ən/,如 “men”读成/mən/,像汉语中的“门 ”一样,“pen”读成/pən/,像汉语中的 “盆”一样。记住:只有在弱化的时候,其中的/ε/才可会变成 /ə/,但美式英语 的/ən/和汉语的“恩”还是 不同,后者的发音要更重。
英语发音中的前元音/ æ/
语音学描述
(1)舌尖轻触下齿,舌头前部微微抬起,舌位比/ε/还要低。
(2)双唇向两边平伸,张开嘴,上下齿间可以容下自己的食指加中指尖。
(3) 短音,和英音/æ/的发音相似。
发音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许多人把/æ/读作双元音/ai/,或如汉语中的“ 埃”。请特别注意,这事单元音,发音过程中不可有口型的变化。
英语发音中的 后元音/a/ [ɔ]和 /ɔ/ [ɔ:]
美式英语的这 个/a/和汉语的“啊”是不一样的。美式英语中的发音比汉语的 更靠后,舌头的位置也更低。你如果仍然觉得难以把握,可以假想在你患了感冒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为了检查你的口腔和咽喉要你张开嘴说 “啊…”,而你在说“啊”的时候 舌根会向后缩,这个“啊”音就是美式英语的 /a/。检验自己 这个音发得是否到位,可以持续的发这个音,用一个镜子去看自己舌的位置和舌的形状。如果发现舌头平躺 在口腔底部,舌头的中部微微凹下去,那就对了,那就是美国本国人说/a/时的舌头的位置。
美语的/ɔ/比/a/张嘴程度要小,但比英音中的 /ɔ:/张口程度大,发出的音是往外走的,不像英音中的/ɔ:/那样似乎音留在口中。
后元音/a/ [ɔ]
语音学描述
(1)张开嘴巴,舌头放平、后缩,舌面微微下凹,舌尖离开下齿。
(2)不如英音/a:/张嘴程度大。
(3)英音中的长音/a:/在美音中读作 /a/,作长音处理;英音中的短音/ɔ/在美音中也读作/a/,作短 音处理。由/ɔ/而/a/,这是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又一重大差别。
(4)英音中读作/ɔ/的,在美音中似仍有 /ɔ/的痕迹,如“boss”,“dog”, “fog”,“lot”,“mock”, “nod”,“rock”,“sock”, “watch”等,这时,/ɔ/前边的辅音的发音部位多在唇和舌前部。
容易出现的错误
有的同学分不清/a/和/ʌ/,要注意前者是后元音,后者是中元音。
后元音/ɔ/ [ ɔ:]
语音学描述
(1)张开嘴,但张嘴程度比/a/要小,舌身低平 后缩。
(2)双唇稍稍收圆,并向前突出。
(3)读作长音,和英音中的/ɔ:/相对应,但开口比英音 /ɔ:/要大。
容易出现的错误
(1)有人把/ɔ/读成了双元音 /au/。
(2)有人在/ɔ/和它前边的辅音之间合拢双唇, 实际上等于加进一个/u/或者接近半元音/w/的音。如把“call” 读作/kwɔl/。
英语发音中的 后元音/u/ [u:] 和 /ʊ/[u]
主要发音要领
这一对元音的发音关键是要把嘴唇拢小收圆,同时在发音的时候又要防止双唇阻碍气流泄出,也就是要防止加进一个辅音 /w/。还需要注意的是/u/和/ʊ/不仅仅是长短的差别,更重要的 还有音调的高低的差别,/u/音调低,音程长,/ʊ/音调高,音程短。
美式英语的后元音/u/ [u:]
语音学描述
(1)整个舌头向后缩,舌头的后部尽量向软腭抬,舌尖要离开下齿。
(2)双唇收圆并用力向前凸出。
(3)长音,和英音/u:/的音值大致相同。
容易出现的错误
(1)在双唇间发生摩擦,读作/wu/,或如汉语 的“乌”一样。
(2)许多人把/j/后面的 /u/读作/o/,如把“you”读作 /jo/(有点像汉语中“油”字的音),把“new” 读作/njo/,把“student”读作/ˈstjodənt/等。
后元音/ʊ/[u]
语音学描述
(1)整个舌头后缩,舌后部向软腭抬起,但舌头的位置比/u/ 稍低。是/u/的对应短音。
(2)双唇收圆并稍稍向前凸出,开口程度比/U/略大。
(3)短音,和英音/u/相似。
容易出现的错误
(1)有人图省事,把/ ʊ /读作如汉语的 “乌”一样。
(2)有人在单词中把/ ʊ /读得就像汉语 “哥”中的韵母一样,如“good”读作 “咯的”。他没有注意到:这个音是圆唇音。
英语发音中的中元音/ɝ/ [ɔ:] 、 /ə/和/ɚ/ [ɔ]
这组中元音的发音要领是,两个卷舌音和普通话里的“儿”化音接近,一长一 短而已。那个不卷舌的/ə/是 美式英语 元音中最短最弱的音,当它在某辅音后边时,只要那辅音的发音有了“声 ”,也就是说,声带振动了,这个/ə/音也就有了。
中元音/ɝ/ [ɔ:]
语音学描述
(1)这个音和北京话里的“儿” 音相似,舌头完全平放,舌头中部稍稍抬起。
(2)双唇向两边拉开,嘴巴打开的程度和前元音 /ɛ/相似。
(3)这是一个元音加一个卷舌动作,但舌尖上卷时不能接触到口腔任何部位,以免发生摩擦 ,因为有了摩擦,便成了辅音。当然,“r”和后边的元音发生连读要另当别论。
(4)这是一个长音,和英语发音中的/ə:/对应,是字母组合 “ir”、“ur”、“or”、“er” 等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中元音/ə/和/ɚ/ [ɔ]
语音学描述
(1)中元音/ə/和汉语普通话里的轻声 “么”“了”中的韵母“e”读音 一样,但/ə/在词尾时发音比汉语中的“e”的发音要长。
(2)中元音/ə/不卷舌,只出现在不含字母“r ”的非重读音节中。
(3)中元音/ɚ/卷舌,由/ə/+卷 舌符号组成,只出现在非重读音节中。
(4)中元音/ə/和 /ɚ/是中元音/ɝ/的对应短音。
(5)英语发音中的许多元音弱化后读作/ə/,如 “have”读作/həv/,“come”读作/kəm/。
现在我们简要的说一下容易出现的错误,许多学美式英语发音的人都把 /ə/读作 /ɚ/,好像是美音就可以毫无道理地到处卷舌!那些卷舌成习惯的人真要好好练一练 “idea”/aɪ ˈdɪə/,千万不要读成/aɪˈdɪr/,也不要把“purpose”/ˈpɚpəs /读成/ˈpɚpɚs /。
中元音/ʌ/
这个中元音的发音要领是,注意不要张嘴张的太大就行,感觉是应该介于/a/和 /ə/之间,比较接近后者。
语音学的描述
(1)舌尖轻触下齿,舌头中部稍稍抬起。
(2)嘴巴张开的程度不如英音/ʌ/大,略大于 /ə/而已。
(3)有些美 语发音书甚至用/ə/代替 /ʌ/,可见这两个音有多么相近。
英语发音中的双元音
中国人说不好美式 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双元音发得不够饱满。很多人读单元音和双元音没有什么分别,听起来十分费力。 美式英语中的双元音一 共有五个:/e/、/o/、/ɑɪ/、/ɑʊ/ 和/ɔɪ/。前两个虽然写成单元音的样子,但是它们都含有两个因素,因此也应看作是双元音。发这两个音时,音的滑动不如 它们在英音中滑动那么明显,特别是当它们在非重读音节中的时候,它们确有向单元音转化的倾向。
大家注意,双元音和单元音最根本的区别是:双元音在发音过程中有一个从前一个音向后一个音的滑动过程,前长后短,前重后轻,口型 和舌头的位置要随之变化。双元音一律作长音处理。
我们来看看双元音/e/ [ei]
这组双元音的发音要领是这个音可比照汉语拼音中的韵母“ei”,但是要注意英语的双元音含有两个音素, 且前长后短,前重后轻;而汉语中这样的音则尾音比较响亮。
语音学的描述
(1)这个音含有/ɛ/和/ɪ/两个成 分,但前一个音嘴巴张开的程度比/ɛ/单独出现时要略小一些。
(2)注意从前一个音向后一个音的滑动,请记住前长后短,前重后轻。
(3)这个音和英语中/ei/的发音相似。
(4)这个音和汉语“杯”字中的 韵母读音相似,只是第二个音/ɪ/不如在汉语中发音那么清晰响亮。
这个双元音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发音不够长,读作短音。还有不适当地把/e/读作单元音。
英语发音里的双元音/o/ [ou]
这个双元音的发音要领是:
发音可比照汉语拼音的“ou”,但注意这个音两个因素中的尾音不可太重。
这个发音的语音学描述
(1)这个音含有/ə/和/ʊ/两个成 分,要注意音的滑动。
(2)这个音和英音中/ əu/的发音相似。
(3)这个音和汉语中“欧”字的 读音相似,但是美式发音 /o/中的第二 个音/ʊ/要弱一点。
在日常口语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1)发音不够长,读作短音。
(2)不适当地把/o/读作单元音。
英语发音发音中的双元音/aɪ/ [ai]
来看看发音要领
这个音和汉语拼音中的“ai”很近似。当然美式英语中这个音保留了明显的双元音特征,注意前一个因素 /a/要发 到位,够长够重,而尾音/ɪ/相比之下则要弱而短。所以说 “I”不等同于 “爱”,“try”也 不是用脚“踹”。
语音学描述
(1)这个音含有/a/和 /ɪ/两个成分,要注意音的滑动。
(2)美语发音 中的/a/不单独出现,它在双元音中的读音和/a/相似。
(3)这个音和英语发音中/ai/的发音一样。
(4)这个音和汉语中的“爱 ”字读音相似,注意美音中的第二个音/ɪ/要弱。
容易出现的错误
(1)不够长,读作短音。
(2)读作单元音。
英语发音中最后几组双元音/aʊ/ [au]
我们来看看发音要领,这里可把这个音和汉语拼音中的“ao”相比,但美式英语/aʊ/中的两个音前长后短,前重 后轻。
语音学描述
(1)这个音含有/a/和/ʊ/两个成 分,要注意音的滑动。
(2)这个音和英音中/au/的发音一样。
(3)这个音和汉语中的“奥”字 读音相似,注意美音中的第二个音/ ʊ /要弱。
容易出现的错误
(1)不够长,读作短音。
(2) 读作单元音。
英语发音中的双元音/ ɔ ɪ / [ɔi]
这个音的发音要领是这是个汉语中没有的音,注意它所含的两个音素也是要前长后短,前重后轻。前一个音素发音时嘴巴张的不可太大。
语言学描述
(1)这个音含有/ ɔ /和/ ɪ /两 个成分,要注意音的滑动。
(2)这个音和英音中的/ ɔi /的发音一样。
容易出现的错误
(1)其中的/ ɪ /读得过重,甚至接近 /i/或汉语的“一”。
(2)也有人把/ ɪ /读成近似汉语中 “爱”的音。
双唇爆破音/p/和 /b/
发音要领是双唇爆破辅音,发/p/音时注意声带不要振动,发/b/音时虽有声带 振动,但不可拖音,否则就不知不觉加上了元音/ ə /。
语音学描述
(1)双唇紧闭,然后突然分开,让气流冲出口腔。
(2)/p/是清辅音,送气,声带不振动。
(3) /b/是浊辅音,不送气,声带振动。
容易出现的错误
当/p/或/b/出现在词末时,因汉语影响加上弱元音/ ə /。注意不要用读汉语拼音的方法读这两个音。
爆破辅音/t/和 /d/
这一对音首先要把舌头的位置搞准,注意是舌头尖(不是舌前部)抵住上齿龈(不是上门牙),这和汉语是不一样的。这一点现在知道了 还不够,要在说英语发音的时候处处注意,养成习惯,一般说来,搞准这个舌位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许多人为了省事,或不认真,用汉语发音方式发这一 组音,反正人家能听懂就行了,这样的他永远说不了地道的美式英语 。
语音学描述
(1)舌头尖紧贴上齿龈,但不要接触上齿,形成一定的阻碍,然后突然离开,让气流冲出口 腔。
(2)/t/是清辅音,送气,声带不振动。
(3)/d/是浊辅音,不送气,声带振动。
注意容易出现的错误
(1)当/t/或/d/ 出现在词末时,因汉语影响加上弱元音/ə/。注意不要用读汉语拼音的方法读这两个音。
(2)像汉语一样把舌尖贴在上齿内侧,如发“特 ”“的”一样。如果把舌位处理成和汉语一样,那么/tr/和 /dr/就无法读成连缀了。
英语发音中的爆破辅音 /k/和 /g/,摩擦辅音 /f/和/v/
这组辅音的发音要领是:
这两个音可以和汉语拼音的“k”和“g”相比,但是需要去掉汉语拼音里的 e音,并要注意把“清辅音”和“ 浊辅音”区别开。
语音学描述
(1)舌头的后部上抬紧贴上腭,形成阻碍,然后突然离开,让气流冲出口腔。
(2)/k/是清辅音,送气,声带不振动。
(3) /g/是浊辅音,不送气,声带振动。
在美式英语 中容易出 现的错误
当/k/或/g/出现在单词末尾时,因为汉语影响加上弱元音 /ə/,比如读汉语的“克”、“哥 ”一样。
摩擦辅音/f/和 /v/
这组的发音要领是:
这两个是唇齿摩擦音,中国人很容易把/v/错读成/w/。解决的办法是留心上齿 一定要接触下唇,通过唇齿之间摩擦而发音。有些人说发这个音需要用上齿咬住下唇,那也大可不必。任何一个国家的语音都是自然的,不可能出现这种 别扭的情况。
语音学描述
(1)下唇轻触上齿,气流由唇齿间的缝隙中通过,摩擦成音。
(2) /f/是清辅音,送气强,声带不振动。
(3)/v/是浊辅音,送气弱,声带振动。
容易出现的错误
(1)当/f/出现在词末时,声带振动而发音。
(2)汉语中没有/v/音,有些人以 /w/来代替。
英语发音中的摩擦辅音 /s/和/z/, 爆破辅音/ts/和 /dz/
这几组音的发音要领
美式英语的 /s/和汉语拼音的“s”舌位也不一样,英语/s/音的舌尖要后收 ,不接触牙齿,和上齿龈发生摩擦。英语的/z/是/s/的对应浊音,发音部位不变,汉语中没有 该音。
语音学描述
(1)舌端贴近上齿龈(不要贴住),气流从舌端齿龈之间泄出,摩擦发成音 。
(2)注意舌头的位置应该比汉语中的“s”(斯 )音略靠后,发出的音听起来也没有汉语的“斯”音那样清脆。
(3)上下牙齿非常接近。
(4)/s/是清辅音,送气强,声带不振动。
(5)/z/是浊辅音,送气弱,声带振动。
容易出现的错误
(1)当/s/出现在单词的末尾时,声带振动而发音,听起来像是汉语中的 “斯”音。
(2)汉语中没有/z/音,有些人以汉语拼音中的 “z”音来代替,听起来像是英语中的/dz/。
爆破辅音/ts/和 /dz/
发音要领
这一组音和汉语拼音的“c”和“z”接近,但仍要注意发音部位的区别。 美式英语的音舌尖放在 上齿龈上。
语音学描述
(1)舌端贴住上齿龈,堵住气流,然后离开,让气流猛然泄出口腔。
(2)/ts/是清辅音,送气较强,声带不振动。
(3)/dz/是浊辅音,送气弱,声带振动。
容易出现的错误
当/ts/出现在单词末尾时,声带振动而发音,听起来像是汉语中的“次 ”音。
当/dz/出现在词末时,因发音过重听起来有点像汉语中的“资 ”音。
英语发音中的摩擦辅音/θ/和 /ð/
这一组音的发音要领是,两个音的语音学描述其实并不难,把舌尖放在上下齿之间就可以了,难的是养成习惯。由于汉语中没有这两个音 ,有些同学就偷懒用/s/和/z/或者/f/和 /v/来代替它们。/θ/和/ð/虽然也是摩擦音,但是它们的摩擦比 /s/和/z/明显要小很多。
语音学描述
(1)舌尖轻轻碰触上齿,并且要略微露出齿外,气流由舌齿之间泄出,摩擦成音。
(2)/θ/是清辅音,送气强,声带不振动。
(3)/ð/是浊辅音,送气弱,声带振动。
发音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1) 因汉语中没有这两个音,为了省事的学生往往以 /s/、/z/代替。更有许多人在学音标时可以发好这两个音,但一到朗读和说话时又回到了 /s/和/z/。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是永远学不好美语发音的。既然知道/θ /和/z/的区别,为什么还要把“thousand”读成/ ˈsaʊzənd/,把“three”读成/sri/呢?
(2)也有很多人以/t/、/d/音来代替。 /θ/和/ð/是摩擦音,/t/和/d/是 爆破音,除了注意发音部位以外,还要注意发音方法——有人虽用了/θ/和 /ð/的舌位,但却用读爆破音的方法来读这两个音,那当然还是不对!
(3)也有人用另一个摩擦音/f/来蒙混过关,他的美语发音学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认真。
(4)还有以/r/音代替/ð/的,于是 “the”被读成了/rə/,“there”被读成了/rɛr/ [rɛə],您有这类毛病吗?
(5)当/θ/出现在词末时,因汉语影响而发声读成浊辅音。
英语发音中的摩擦辅音/ʃ/和 /ʒ/,摩擦辅音 /ʃ/和/ʒ/
摩擦辅音/ʃ/和/ʒ/的发音要领是,这是两个汉语中没有的音。既要避免把它们 读成汉语中的“西”和美式英语的/j/,也要防止把它们读做汉语的 “失”和“日”,这两个音应该介 于它们之间。发/ ʃ /音时,冲出的气流很强,而发/ʒ/音时,则可明显感觉到舌尖上有颤动。
语音学描述
(1) 舌头的前端靠近上齿龈的后部,舌头的两侧向上额卷起,舌头中 间形成一条狭长的通道,气流通过时摩擦成音。
(2) 双唇向前突出,略成圆形。
(3) / ʃ /是清辅音,发音时要送气,声带不振动。
(4) /ʒ/是浊辅音,发音时只有微弱气流泄出,摩擦在舌端,但不要卷舌, 声带振动。
这里容易出现的错误
(1) 因为汉语中没有/ ʃ /音,有的同学 图省事把它读作汉语中的“sh”(诗)或“x”(西)。这个音听起来似应大致介于两个汉语 语音“sh”、“x”之间。
(2) 汉语中也没有/ʒ/音,许多同学把 它读成汉语中的“r”(日)。
破擦辅音/t ʃ /和 /dʒ/
发音要领
这一组音的发音部位应比照上一组的/ʃ/和/ʒ/。要避免按照汉语的 “气”和“几”或者 “斥”和“之”来发音。
语音学描述
(1) 舌头的前端抬起来贴住上齿龈后部,形成阻碍,舌头的其余部分取 /ʃ/和/ʒ/的发音部位,气流冲破阻碍时(有爆破)舌和齿龈间发生摩擦所成的音。
(2) 双唇向前突出,略成圆形。
(3) /t ʃ /是清辅音,发音时要送气,声带不振动。
(4) /dʒ/是浊辅音,发音时只有微弱气流泄出,摩擦在舌端,但不要 卷舌,声带振动。
容易出现的错误
(1) 将/t ʃ /读成汉语中的“ch ”(吃)音,将/dʒ/读作汉语中的“zh”(知)音。
(2) 也有人把这两个音读作汉语中的“q”( 气)和“j”(机)。要避免这两种倾向,可尝试把舌位放在“ch”(吃)、“ q”(气)和“zh”(知)、“j”(机)之间。
摩擦辅音/h/
这个音和汉语拼音的“h”有很大的不同。汉语的“h”发音时摩擦明显,而 美式英语的 /h/在发音时摩擦非常轻微。用天冷时哈气的方式发“喝”音( 不是“哈”音)就可以了。
语音学描述
(1) 气流不受阻碍,自由泄出口腔,通过声门时发生轻微的摩擦。
(2) 口型不固定,随后面的元音而变化,声带不振动。
发这些音的时候容易出现的错误
美式英语的 /h/不像汉语中的“h”(喝)那样紧张有力,注意不要抬高舌后部,以防舌头后部和软腭发生 摩擦。亦可尝试做冬天哈气状。
摩擦辅音/r/
这是个卷舌音,但它绝不像汉语中的“日”那样有那么强的摩擦。也不要故意 读做“人”音,发音时嘴唇呈圆形、略有摩擦即可。有的同学不是用舌尖,而是用舌前摩擦上 齿龈,等于加进了/z/音,且已经不是卷舌音了。这就不对了。
语言学描述
(1) 舌尖向上齿龈后部卷起,舌头的两侧收拢,气流通过舌尖与齿龈间时有 轻微摩擦。
(2) 双唇稍稍突出,略成圆形。
(3) 浊辅音,声带振动。
(4) 英语的/r/比起汉语的“r ”(日)来,舌位稍靠前一点,摩擦的也要弱得多。
(5) 字母“r”出现在元音后面的时候读音就 像普通话的“儿”化音,如果再和后面别的元音发生连读,/r/ 的发音就不能太清晰,稍微可以辨认出来就可以了。
容易出现的错误
(1) 无论读成汉语的“日 ”还是“如”都是错误的。
(2) 南方有些地区的人可能把/r/读成 /l/。
(3) 有些方言区的人会把/r/读作接近 /z/的音。
破擦辅音/tr/和 /dr/
这一组音和汉语拼音的“ch”、“zh”相比,舌位略略靠后,且嘴唇要拢圆。
语音学描述
(1) 舌尖向上贴住上齿龈的后部,形成阻碍。
(2) 气流从舌尖和齿龈间冲出,同时发/t/和 /r/音。
(3) 双唇稍稍突出,略成圆形。
(4) /tr/是清辅音,声带不振动。
(5) /dr/是浊辅音,声带振动。
容易出现的错误
读作汉语的“出”或“朱 ”,注意后面不要加像“u”那样的元音。
英语发音中的鼻辅音/m/、 /n/和/ŋ/
鼻辅音的发音要领
只要掌握了发音的部位,让气流从鼻孔里流出,同时声带振动发声,就能发好这三个音。但当这三个音位于词尾时,许多同学只是摆一摆 发音部位,忽略了后面最重要的两条,结果是鼻音听不出效果。你可以留心听一下英美人的发音,鼻音非常明显,听起来很有味,可你就做不到,为什么 呢?这主要是因为汉语中的鼻音不如美式英语 中的鼻音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意加重并且延长鼻音,慢慢地形成了习惯,你就会觉得自然了。
鼻辅音/m/
语音学描述
(1) 双唇闭拢,气流从鼻腔泄出。
(2) 浊辅音,声带振动。
容易出现的错误
此音在单词结尾时既不能吞掉不读,也不能张开双唇读成汉语里的“木”。
鼻辅音/n/
语音学描述
(1) 舌尖紧贴住上齿龈,形成阻碍,气流从鼻腔泄出。
(2) 浊辅音,声带振动。
容易出现的错误
(1) 当这个音在单词结尾时,许多同学把这个音省略不读,因此听不到鼻音 。当然也就没有美语发音 的味道了。
(2) 当这个音出现在有些元音的后面时,许多同学想当然地把它读作 /ŋ/。如“Sit down”中的“down”,许多人把它读作 /dɑŋ/而不是/daʊn/;“Come on”中的 on也被读作/ɑŋ/,而不是/ɑn/。注意:读完“Sit down”后舌头请不要动,自己检查一下看舌尖是不是贴在上齿龈上。
鼻辅音/ŋ/
语音学描述
(1) 软腭下垂,舌后根上抬贴住软腭,堵住口腔通道,气流从鼻腔泄出。
(2) 浊辅音,声带振动。
容易出现的错误
(1) 当这个音在单词结尾时,许多人省去不读,因此听不到鼻音。
(2) 当这个音后面有另外的元音时,因不会连读而从口腔漏气,或加进别的 音。请试练“singer”和“singing”两个词。
英语发音中的舌边辅音和半元音
舌边辅音/l/和//[l]的发音要领,汉语拼音中的 “l”音含有英语的这个音素,一般人学习时并不觉得难。但有些受自己方言影响的人会把这个音和 /n/音搞混淆,要注意避免。
语音学描述
(1) 舌前端紧贴上齿龈,气流从舌头两侧泄出。
(2) 浊辅音,声带振动。
(3) 发清晰/l/音时,舌尖贴住上齿龈,舌前 部往硬腭上靠,就像要发“来”音一样,但只做准备,“ai”音 不发出来,同时声带振动,注意舌头不能离开上齿龈。
(4) 发含糊/I/音时,舌前下陷,舌后上抬, 舌面形成凹槽,声音要响亮,而且和元音一样可以延长。许多同学可以发好字母“l”的音,那么你读完这个字母时不要停 下来,把音延长,后面那个音就是含糊/I/。清晰/l/和含糊/I/ 的分别主要是看前后的语音环境,美语发音 中的“l”不仅在辅音前或词尾,即使在元音前都会读含糊 /I/,如:Silly /ˈsɪlɪ/(愚蠢的),million /ˈmɪljən/(百万) 。
这个音容易出现的错误
(1) 受某些方言影响,有的人分不清/l/和 /n/,这里的关键是气流从哪里出。
(2) 也有人把含糊//读得像汉语中的 “儿”音。
半元音/w/和 /hw/
发音要领,这里的/w/主要是辅音,嘴唇拢得很小,气流泄出时有摩擦,这是它区别于元音的重要特征。除 了要把辅音/w/和元音/u/区别开以外,还要注意不能把/w/和 /v/混淆。
语音学描述
(1) 舌头后部向软腭抬起,双唇要收圆而且小,并且向前突出。
(2) 气流从嘴唇间通过时声带振动。
(3) 半元音不同于元音,它不能单独成音,不能延长。但它可以和前 边的辅音拼读在一起,又可以像辅音一样和后边的元音拼读在一起。如:“quite”/kwaɪt/。
(4) 不少美国人把“wh”开头的单词读作 /hw/。如:“what”/hwɑt/,“when”/hwɛn/, “where”/hwɛr/,“which”/hwɪtʃ/,“why”/hwaɪ/,“white ”/hwaɪt/,等。当然,也可仍读作/w/音,两种发音都没有问题。
容易出现的错误
有人发这个音时上齿触到了下唇,于是错读为/v/。
半元音/j/
发音要领
这个音和汉语拼音的“y”音近似,它的主要特征是辅音,因此要特别注意舌面和上腭之间须有摩擦,且这 摩擦比汉语中的“y”更强。
语音学描述
(1)舌前部尽量向硬腭抬起,气流从舌和硬腭的缝隙间通过时声带振动。
(2) 双唇呈扁平,口形略似/i/音。
(3) 半元音不同于元音,它不能单独成音,不能延长。但它可以和前边的辅 音拼读在一起,又可以像辅音一样和后边的元音拼读在一起。如:“few”/fju/。
容易出现的错误
这个音略似汉语的“一”,但舌头的前部和硬腭间要稍有摩擦,要注意不能将 它和美式英语的 /i/混淆。如“yeast”/jist/(酵母)和“east”/ist/(东方 )是不同的,“year”/jɪr/(年)和“ear”/ɪr/(耳朵)则区别更为明显,请认真比较并细 细体会。
最后来介绍一下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的视频教程资源,希望大家按照视频老师的要求反复练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个是美式发音教程:
【Lisa美语发音课程!50个你需要知道的美音发音规则!英语口语,音标,语音语调,综合英语发音教程!】 https://b23.tv/rhuMI6u
第二个是英式发音教程:
【BBC经典发音教程!英语国际音标,英式发音课程!】 https://b23.tv/Fn8Tr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