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之旅
我又一次来到了小岛。
确切地说,我并非又一次亲自踏足小岛,而是在怀念我在多年以前,独自进行的一次小岛之旅。在当时,我曾发自内心地记录了在那个海滨城市游历的感受,在多年之后,有关那次旅行的记忆已经有点儿朦朦胧胧,而小岛,它从未远去,从未随风飘逝,它依然如同一栋老屋,一株古树,驻在我的心里,穿越漫长的时光,来到今天。
与我故乡凉爽的夏季不同,沿海城市的夏日骄阳似火,而与内陆闻名的火炉城市们相比,夜晚,在海风的吹拂之下,天气会变得凉爽一些,尤其在海边的沙滩上,海风吹、海浪涌,会带走白天的热浪,驱散身上的疲惫,令人心旷神怡。
前面提到了,关于踏上小岛的行程,印象已经有些模糊。我已经不能确定是先去了轮渡,还是先乘了大客车。那么,还是先去轮渡吧。按照旅行指南,我首先赶到了渡口,渡口处停泊了一条小船,前往小岛旅行的游客们都踏上了这条小船,在船上的座位上坐好。然后,小船开始启动,隆隆的马达声,船舷向前划水的哗哗声,告诉我这应该是一艘冲锋艇吧。船继续前行,我意识到,我已经离开陆地,进入了海上。天色有点灰濛,海天相接,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船舷溅起水花,感觉也有点儿凉,我们就这样,望着天,望着海,向前开进。
大约过了几个小时,在船舷的划水声中,在一丝丝的困意中,前方的海面上,蓦然显出一座山峰,黝黑的颜色,影影绰绰的轮廓,镶嵌在海天交接的中间,这是一座真实的海上的山峰,随着船的行驶,离我们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
“萨摩亚!”我在心里喊道:“是萨摩亚吗?”
——玛格丽特·米德,美国人类学家,在1925年,只身前往南太平洋小岛萨摩亚,开始了人类学最基础,同样也是艰苦而重要的田野考察。米德有一本著作《在断裂的峡谷之上》,提出了“后象征”、“互象征”与“前象征”三种文化。 这是三个依代际交流模式而进行区分的概念。“后象征”指年长者具有普遍权威的社会文化;“互象征”指同龄人间具有较大规模或话语权交流的模式;“前象征”是指年长者不得不纡尊降贵地向年幼者学习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后象征”文化渐渐失落,而“前象征”文化在今天有时似乎会占了上风。那么,“后象征”文化就必须被抛弃吗?这又是一个有意味的问题。沉思间,海市蜃楼般的山峰慢慢隐去,暂时就不想这个问题了。
又过了一两个小时,船终于到达一个岛屿,下了船,有一辆大巴车来接,旅行的客人们乘坐大巴车,在岛上的山谷中间穿行。十几分钟后,大巴车到达一片海滩,这里,就是我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在地图上,小岛形状狭长,它大概是这个海滨城市所辖的最深入太平洋的一个岛屿。乘坐大巴车在山谷中穿行时,在山顶处还能眺望到远处的海滩,呈一个弧形,绵延而下。
作为一个滨海风景胜地,岛上的旅游设施齐全,有条件舒适的宾馆和餐厅。最有特色的是,夜晚,在前方这片绵长的海滩上,可以体验到海水的潮涨和潮落。在这里住宿度过夜晚的方式有几种,除了宾馆,还有小木屋。在离宾馆有一些距离的小树林里,建造了一些小木屋,人们可以睡在小木屋里,在梦中聆听大海的歌声。而对我来说,最为自然,也最为便捷的方式就是:住帐篷!
我租了一顶单人帐篷,顶着烈日来到海滩上,将帐篷支起来,小小的帐篷的空间,就成了我这几个夜晚的归宿之地。 躺在帐篷里,透过小窗口眺望海面,感受大海的呼吸节律。海浪一波一波地涨上来,又一波一波地退下去,夜幕降临,海水的呼吸越发急促,激烈之处,似战场上金戈铁马的气象。我有些担心,帐篷距离海面如此之近,海浪最终会涌上海滩,将我吞没,将我连帐篷一道,卷进茫茫的大海,归入天国。
最终我没有动,如果海水涨潮真的冲上沙滩,将我卷走,那,也许就是我的命运,还有什么好说呢。
胡思乱想之间,听到帐篷外有女孩子的声音。几个同样来岛上旅游的女孩,似乎在大巴车上还见过她们,在试图叫我起来。此刻我睡意正浓,女孩子们想将我摇醒,她们呼喊着,“唉,你醒醒啊!我们天亮一起去看摩崖石刻好不好?”我没有回答,我在半梦半醒之间,不想被打扰,我渴望继续在大地的怀抱,在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个人,静谧的感觉。女孩们离去了,我在睡梦中祝福她们,可爱的女孩,祝你们的摩崖石刻之旅快乐!
天亮了,太阳又开始从海上升起,阳光照在白色的、绵长的沙滩上,海水也变成碧蓝的颜色。远处的海面上,驶来一艘白色的轮船,而天空是一片湛蓝,这是童话里的画面吗?
我走出帐篷,开始在海滩上捡拾贝壳。远处的海滩上,耸立着高高的救生塔,白天我曾见到过的身穿迷彩服的救生员,想必就坐在救生塔里,注视着下海冲浪的人群,随时准备挽救生命。
我打着赤脚,沿着海滩,一粒接着一粒地捡拾贝壳,大的、小的、平滑的、粗糙的、还有带螺纹的,各式各样的贝壳,被我拾起,装在袋子里。我想将它们带回去,穿成一串项链,作为这次小岛之旅的纪念。这些贝壳伴随着我,漂回京城,后来,又漂回故乡,最后,我将它们都撒了出去。我说不清当时的心境,也许,是因为,童话已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