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篇讽刺小说,《围城》以其幽默的文学语言,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于人物的性格等特征的描写,将人世间的爱情和婚姻中所存在的矛盾点,活灵活现的展示在了我们的眼前。
那么,围城,究竟围住了什么?
在文中苏文纨与友人讨论婚姻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面的人想逃出来。一句话,便把人们面对人世间的爱情和婚姻这种情感的态度描写了出来。在爱情的热浪之中浸泡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幻想着自己的美满婚姻,而真正步入婚姻的人,却拼了命的想要逃离那个是非之地。
围城,围住的便是在爱情、婚姻的憧憬之下被现实击碎的人。
这篇小说,围绕着方鸿渐的爱情故事,来将人们对于爱情、婚姻的美好憧憬和幻想在与现实生活碰撞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告诉我们,为什么城外的人想要进去,城里面的人却想要出来。
在方鸿渐的人生中,有两个女人对他的影响最为深远,一个是唐晓芙另一个是孙柔嘉,她们分别象征着方鸿渐对爱情和婚姻的憧憬与现实。
在遇见唐晓柔之前,方鸿渐先是同周家小姐订婚,但那也只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全无半点感情;后来又在船上与鲍小姐调情,但那也只不过是美色难拒,昙花一现而已;再后来,便是与苏文万纠缠不清的爱情,不过方鸿渐也并不爱她,再经过一系列事情之后,终于向她坦白,就此划清了界限。这些无疾而终的情感经历,都没能让他体会到爱情的美好和温暖。直到遇见了唐晓芙。
唐晓芙美丽可爱,热情洋溢,正是方鸿渐的爱情憧憬和他所期望的爱情模样。于是他全心全意地爱着。两人都爱书信往来,他便有事无事给唐晓芙写信,恨不得将他所见所闻,所想所思全都一丝不了漏的告诉她。唐晓芙寄给他的信件,他也要看上好几遍才肯罢休。
所以当两个人分手的时候,唐晓芙将他写给自己的所有信件都打包退给了他,让方鸿渐伤心欲绝。可惜的是,即便两人余情未了,但都没有拉下脸来,无人挽留的爱情也就此落幕。
唐晓芙的离去,让方鸿渐对于爱情彻底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再来一次的勇气。在他看来,结婚只要彼此不讨厌就可以了。
后来在遇见孙柔嘉之后,两人先是一起在桂林游完了一个多月,快乐的像是不在人间一般,彼此既不厌恶也没感到不适合,似乎最是应当享受幸福婚姻的那一对。
然而,在上海的家中,两个人的感情就像玻璃杯一般碎了一地。这大概就是幻想中的爱情彻底回归现实之后的样子吧,方鸿渐感受到了妻子对他的轻蔑,心中不仅感到自卑,更感到自己的无能和痛苦。再加之双方家庭的种种,让他们原本并不深厚的感情更是雪上加霜,变得脆弱无比。两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彻底破碎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回想起方鸿渐在与唐晓芙分手之后说过的那一句: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该先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在看看她与孙柔嘉的爱情结局,无疑是对他更深的一种讽刺。
在人生的大多数时间里,我们都像是在一座又一座的围城之中跳跃。就像钱老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我们时刻都在准备着逃离自己当下所处于的那座城堡,自然也有人时刻准备着进入这座我们想要逃离的地方。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跳跃之中,我们看似逃离了,却又被深深的禁锢在了其中。后来,才渐渐发现,越是想要逃离,越是会被禁锢。
有人说,爱情是婚姻的坟墓,细细想来,好像的确如此,无论是方鸿渐与唐晓芙未曾圆满的爱情,还是他与孙柔嘉支离破碎的爱情,他们的原本爱的有多么的热烈,最后在婚姻的坟墓里腐烂的就有多么的干净。可是回到现实之中,如果没有婚姻,那么我们所向往的爱情,终将死无葬身之地。它依旧会以狼狈的模样在我们的生命中销声匿迹。
其实,爱情的幻想性和现实性是同时存在的,大多的人,在面对爱情的时候,往往容易沉迷于幻想之中,将所有的感情都投入于爱情的纯洁,美好的一面,却忽略了爱情的在现实的面前也许去努力经营。
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当我们从爱情步入到婚姻,爱情的幻想性和现实性真正发生碰撞的之时,现实都是占据绝对的上风的,这样的情况之下,爱情自然而然就将会遭受灭顶之灾。
所以,无论是美好的爱情,还是圆满的婚姻,都是需要回归于现实的,只有回归于现实的爱情,彼此用心经营的婚姻,才能够长久。也只有分清楚了爱情的幻想性和现实性,做好了去面对现实的种种刁难的准备和决心,那么也就不存在什么围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