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杭州的地铁,公交站,到处是闲鱼的广告。
其中一句话,广为流传:人类对闲鱼的开发,还不到1%。
很多人,都认为闲鱼,就是一个卖二手东西的平台。
不,你错了!错的很严重!
你可以打开闲鱼看看,现在的闲鱼,几乎无所不包。
二手交易,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有:
租房,直播,广场,热点等等……
闲鱼,是一条神奇的鱼。
今年初,马云现身闲鱼办公区之时,曾说过:
“闲鱼要用神奇的创意,服务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让闲鱼成为一条真正神奇的鱼。”
01
当王力宏,在闲鱼,淘到二手钢琴。
当《棋士》剧组,在闲鱼:
找到20年前肯德基中古玩偶,作为剧中道具。
当保时捷车主,绕行三公里,取5折代购的咖啡。
这些让人充满意外感的场景,正在重构中国最大的闲置交易平台。
“人类对闲鱼的开发不足1%,”并非戏言。
这里有神奇的物件:
有人卖掉发黄的手机壳,备注自带岁月包浆;
有人挂出前任送的乐高,要求买家必须当面拆解。
神奇物品的交易,自然催生了神奇的故事。
“宝宝早产住院,在闲鱼买了十件未拆吊牌的婴儿服;
卖家知道后把剩下的全送了,后来还收到她寄的土特产。”
这条获赞颇多的暖心故事,呈现了平台最动人的一面。这些超越交易的情感联结,构成了闲鱼独特的“人间剧场”。
有用户在闲鱼出售母亲的缝纫机;商品下方的评论区,涌入27条“想起我奶奶”的留言。
当有人挂出“失恋博物馆”门票,买家要求“请附一个你的伤心故事”。
这种交易背后的情感流动,让闲鱼不再是冰冷的交易工具。而成为情感联结的载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玄妙而神奇。
在这里,有了故事,有了新的内核。所有的交易,变得有人情味。那么,闲鱼,就真的成了不凡的鱼。
我还一直在疑惑,怎么来到杭州,闲鱼成了热点。事实上,背后的发展,背后的推动,才更精彩。
02
2024年底,报道称:目前闲鱼的注册用户数破6亿,95后占比超4成。
这种年轻化结构,正是对生态多样性的最佳佐证。弱算法干预,让每个小众需求,都能找到生存空间。
为神奇玩法,提供了土壤。这样的土壤又成为,年轻人的巨大“引力场”。年轻人的到来,进一步激发了平台上的创意和活力,让更多神奇涌现。
正是因为平台的基因,与弱算法路径的选择。加之闲鱼与当代年轻人:“副业刚需、性价比至上、抽象文化”的行为特质深度咬合。让更多年轻人,进一步聚集。
年轻化土壤,让闲鱼成为Z世代,创造神奇的造浪场。
2012年,闲鱼的前身——淘宝二手上线。当时,淘宝注意到,人们都有二手东西,却无法处理。出于方便,淘宝研发了二手交易平台。
2014年,淘宝二手,正式更名为闲鱼。前期的闲鱼,只要注册下,芝麻信用达标,就可以售卖二手产品。
其后,闲鱼推出了会玩社区,和闲鱼小家庭等功能,加强了社交属性。
到2020年后,闲鱼又引进了职业卖家。拓展了金融、副业、二次元拼团等业务。
2023年新增“海鲜市场”频道和“帮卖”服务。2024年推出PC端回归、线下循环商店。2025年上线Labubu租赁等特色功能。这些迭代更新,也让闲鱼紧跟潮流趋势。
最终,在去年年底,斩获了6亿的注册用户量。
03
在这个被算法,和效率主导的时代。闲鱼用6亿用户的集体实践证明:互联网还可以这样生长——充满意外,饱含温情。允许一切,神奇的可能性自由发生。
当交易成为偶然,连接成为必然;当商品成为载体,故事成为核心;当平台成为舞台,用户成为主角。
闲鱼,不仅是一个商业平台的进化。更是,互联网生态的一次范式革命。闲鱼99%的可能性,还在路上。
而这恰恰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保持神奇本身,就是一种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