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一字经典主题写作第11期“淡”。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重庆的招牌之一“李子坝轻轨穿楼”,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火起来的。但就在这条穿楼的轻轨2号线上,李子坝站的下一站——佛图关,那里也有个名字很美、风景也很美的景点“开往春天的列车”。可是这样的风景鲜有人知,尤其是当她在另一个“大美人”的旁边站着的时候,总是显得有点莫名的黯淡。
“开往春天的列车”位于佛图关公园,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园里种了很多美人梅,每年二月梅花盛开的时候,列车穿行于花海之中,仿佛载着人们开向了春天。
美人梅于二月下旬进入盛花期,而我却在三月中旬才得知这个地方并前往观赏她。我跟爱人带着孩子,孩子带着他们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调查春天》,乘坐轻轨前往了目的地。那天重庆的天气久违的不错,出了太阳,到外面玩的人很多。我们被挤在车厢中间,六只脚差点不沾地,然后到了某一个站突然人群就齐刷刷往车门涌去,我抬头一看站名,李子坝,果不其然。终于有座位了,然而三个人却大眼瞪小眼。想坐一会吧,下一站就要下了,不坐吧,腿又有点酸。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选的这条路是最费劲的一条路,因为了下了车之后从山下的佛图关公园北门而上,大概要爬半小时梯坎才能到观景台。但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我看“美人”需要付出的代价吧,她可能在怪我来晚了。
其实爬坡上坎对于重庆人来说不算什么,基本是家常便饭。加上公园的步道修建合理且打扫干净,我们仨一边拾级而上,一边留意路旁是否有些能用来完成《调查春天》作业的落花落叶,倒也欢乐。这个作业其实就是收集一些指定颜色的植物贴在纸上,所幸沿路也有不少美人梅和其他的花。我一边告诫一大一小俩小孩儿不能折枝头上的花、只能捡一些掉了的,一边欣赏着周围的梅花。
这个时节正处于盛花期将过未过的时候,花朵颜色虽还未明显变淡,但掉落的也委实不少。我想这些植物对春来秋去应是最习以为常的,其淡然程度肯定更甚于重庆人对于爬坡上坎。以这样的眼光再去看那些落花时,心里便少了一丝伤感,多了一份从容。是啊,自古以来伤春悲秋的从来都是人,而不是植物。“零落成泥碾作尘”又怎样?明年春天我还会再回来的!“红消香断有谁怜?”你真的以为我会在乎这种问题?
终于爬到了观景台,发现其实人也不少,虽然不能跟李子坝比。一问才知道,原来还有几条别的不用爬山的路可以到这,我也无所谓了,有的门票还是该交的。不过因为能取景的地方相对较多,所以基本上选好拍照的点之后就不会出现镜头打架的问题。
只见山头上左边一群衣着艳丽不亚于美人梅的阿姨,右边三五个穿着日式高中校服、头戴各式假发的少年少女。每当列车呼啸而过的时候,四下就立即绽放起“咔嚓”声,有的人用单反相机,也有的人用卡片机,大多数人则是用手机。然而梅花却并不因你拍照设备的好坏而娇艳多一分或少一分,列车也并不因你年少或年老而多停留一秒。
我也抓紧时间跟爱人和孩子抓拍了几张,可惜我拍照水平有限,又不会修图,基本就是随手拍完然后就发家人群里给长辈们看看,就当完成任务。那些爱拍照的阿姨或者少年少女大多是会修图的吧,他们会把梅花修得更粉吗?仿佛她的盛花期还没有过。或许会修得更白吧,就像樱花一样颇具日式风情。回应我的却只有嘈杂的人声,和其间掺杂着的簌簌的落花声。“随他们去吧,随他们去吧”,落花好像在说,“我既都不在乎这一身将泥泞的外衣,又怎会在乎在他人镜头里的自己呢?”
“妈妈快来看,这里有好多粉色的花!加上这个,我的作业就完成啦!”我顺着孩子的声音,发现有棵树下真的有好多落下的梅花。孩子高兴地挑了两朵,轻轻吹了吹花瓣上的泥土,将她们小心地粘在了《调查春天》的最后一格“粉色”上。于是,幼儿园的作业也完成了。我们又拍了会照片,休息了一会,就准备下山。这个时候已经快到中午,游客也明显少了。途中听到一些同行的人三言两语地聊着天,说这“开往春天的列车”也不过如此、美人梅花期已过云云。我笑笑,不置可否,因为我看到还是有一些人逆流而上前去观景的。
再过一个月,等花期完全过了,或是等入夏了,还会有人来这吗?比起李子坝那种“网红”景点,这里明明更美,但是却没有人注意。等到完全没花了的时候,这样的景点恐怕就更是无人问津,仅仅就只会是2号线上一个普通且偏僻的站名而已,我不禁为这里的美人梅感到惋惜。这时孩子举着他的《调查春天》的作业让我看,要我夸他。我夸了他,又看到角落里那两朵粉色的花下面,孩子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我也笑了,是啊,是我想多了。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连盛放和凋零都参透了的美人梅,又怎会在乎有多少人,有没有人来看她呢。或许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当多一点这种淡然,方不至于被过于嘈杂的人声所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