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中如能得到新的知识启发,更是一种满足。
胡适先生说,读书有三种目的:
第一为求知:人们发明了文字,将过往的一切经验教训形成文字,记录并传承下来。通过读书,我们就可以知道历史的发展变迁,了解知识的传承,不需要像动物一样重新经历过一遍才能知道很多事情。这一点是人类所独有的。
第二为更好的读书。我们读了一些书,才能知道怎样去读另外一些书。通过一些书本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好的去了解更多的书。比如说字典,比如说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第三为了解决问题。书中有一切问题的答案,人们难免经常的会想不通,其实只要愿意去寻找,书本里面,会给你一切你需要的答案。即使是发明创造、改革变迁,人们也会在书本中收获灵感,付诸行动,继而验证,而后解决问题。
读书之妙,妙不可言,非读书不能体会也!
可是,我们似乎常常遇到这样的一种状态:拿起一本书,如饥似渴,走到哪里捧着看着,只觉如同三伏天里喝了冰镇的酸梅汤,浑身舒泰。合上书本,再过些时日,咦,那本书讲的是什么?我真的看过吗?
不止一次,我遇到过这样的状态:看的时候只觉得句句珠玑,茅塞顿开。合上书本没多久,似乎连书名都不要记得了。偶尔与人聊起,不时蹦出一两句金句,总感得在哪本书里似曾相似,却总也想不起到底是哪一本书,姓甚名谁,作者是谁,书中说的是什么。
这样的阅读,实在效果太差太差!
后来学着用一句话给书本做总结:看完一本书,把自己看完的心得体会直接写在书本上,把记忆最深刻的地方也一一写下来。这样似乎比之前好些了,但是总觉得,一本书的精华千千万,我只汲取了一小滴,大大的不值。
有没有更好的阅读方法呢?
有,就如上文所说的,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一本书,读几遍才算是真的读完了?
奥野宣之说:至少读三遍。
第一遍:通读。了解书本的框架,了解书本大概的内容。在觉得有帮助的地方做上记号。
第二遍:重读。重读之前做过记号的地方,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再次进行删减,只保留重点中的重点。
第三遍:定位。继续研读第二遍保留下来的重点内容,选定最精华的部分。至此,一本书已经被你读的很薄了。
三遍读完,是不是就完成了?
当然不是!现在,我们可以根据阅读下来的结果,撰写读书笔记了。读书笔记的制作,奥野宣之发明了“夹心饼干式读书笔记”,值得我们学习。
夹心饼干共分为三层,读书笔记也可以如此。
第一层:记录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我个人建议增加上出版社,因为国内出版社众多,不同的出版社出来的作品,质量并不一致。出版社有的时候,也可以成为选择一本好书的关键。
第二层:摘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来自于读三遍之后的精华了。
第三层:自己的评论。可以是对内容的理解,身边的案例,不同的意见等等内容。能够引起自己思考的内容,肯定都会很有话说。在摘录的内容下,补充上自己的意见,不但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会对文章的应用更有把握。
在书本上涂涂画画,是不是会触动很多人的心?
我自己曾经爱书如命,最最痛恨在书本上写写画画的人。自己的所有书,看的时候小心翼翼,看完之后一定要确保跟新书一样。曾经有同学跟我借书,就是因为在书的扉页染上了一点点笔墨,我就差点与她绝交了,但是至少从那以后书本是从不外借了。
但是去年重拾阅读之后,我开始发现在书本上做标记的好处:随时随地,有什么想法都可以随手写下来,如果书本之外重新带个笔记本,还要备注上书的页码、触动我感受的文字,自己的想法。只怕笔记本刚掏出来,灵感就已经跑光了。
我的朋友也告诫我:如果一直保持着对书本敬畏的态度,如何能从中学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确定不会被敬畏压倒吗?
曾经觉得,书非借不能读。自从开始在书上恣意书写自己的想法后,书开始变成了非买不能读。我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布满了自己手写的圈圈画画,偶尔翻一本之前看过的书,看看自己当时写下的想法,自己也会意外:原来我当时是这么想的。不过这也带来了另外一种后遗症:越来越不喜欢电子书,还是觉得实体书更有阅读的享受。与此同时,更加不外借书了,每一本我看过的,都成了我的个人财富。确有爱书之人想借的——买本新的送你就是了!
读书是一种享受,如能掌握合适的读书方法,则更觉圆满。愿我们都能沐浴书香,找到读书的乐趣,实现读书的目的。
爱看书的人,运气都不会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