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三月陌上花自开》
当鹅黄隐约时,当绿牙萌动时,当冰雪消融时,燕子把春的讯息传遍大地。朔风于是收起了凛冽的寒刃,取而代之的是那温暖柔和的春风,吹过脸颊,拂过发梢,暖上心头。自然在四季轮回中昭示着:顺其自然,三月陌上花自开。
阳春三月,陌上花团紧凑,缀满陌上的乡间小路,阡陌间已然花香飘荡,沁人心间。陌上花顺其自然成了一片锦绣前程,为人处事也需要这般心态。
三月陌上花自开,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叶若遇秋则色变则凋零,苏东坡深知人事代谢的规律如自然轮回,受朝廷奸佞排斥如遇萧瑟之秋,他便如秋之黄叶从高处不胜寒的枝梢落下,自请外放;当碾作泥时遭遇了春之温暖,他便破土而出,蓬勃了一片文化之绿。
当苏子适逢不意,当陌上花遭遇小人摧折,他却以一种达观之心应对现状,处江湖之远,使他跳出三界之外,使他看清了世态冷暖,洞悉了世事沧桑,面冷心热的他内心涌起了滔滔诗情。于是他尽情的挥洒了生命的锦绣华章,于是到三月逢春时,一展才华抱香归。
三月陌上花自开,是一种淡泊的人生观。“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志摩之语似乎有些宿命的消极,但实则相反,志摩之语体现了他淡薄的价值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对身外之富贵之利陶渊明抱有一种淡薄与致远的心胸,于是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王维,又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纵使偶尔生出“看得人生几清明”的不平之气,但他们却能在世事变幻中顺乎自然而成就了各自的价值。
三月陌上花自开,更是一种从容的处事方式。阳光明媚,春风似剪,陌上花从容地舒展叶片,催开花蔓,吐露芬芳。苏子被贬黄州之后的第三个春天,野外途中偶遇风雨,写下了“竹杖芒鞋轻胜马……”,那在山雨中从容漫步的老者更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吟诵踱步历史的文化史册中。
达观、淡薄、从容,三月陌上花自开向人们昭示着大自然透露的玄机。
当春天的第一缕微风拂过原野时,小草探出青色的脑袋;当春天的第一缕阳光普照时,冰雪消融,小溪潺潺;当第一缕新雷响动时,三月陌上花自开。那是达观,是淡薄,是从容,是顺其自然的美妙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