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掷的夏日》是意大利作家詹弗兰科·卡利加里奇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被称为“欧洲文学遗珠。”
小说出版的经历很是传奇,1973首版的一个夏天就卖出一万七千册,随后消失,三十多年来许多读者在小书摊、二手书店里寻找它。
2010年,它出现在几篇大学毕业论文中,也被一些读书俱乐部的成员相互传阅,于是此书在这一年再版,引起极大反响,被称作“一部杰作的再发现”,该版本也很快售罄,人们在网上寻觅它的踪影,短时间内连第二版也无法找到。
2016再版此书,这是四十三年来本书的第三个版本。
书中描写了一位失业青年雷奥,在罗马城市的夏日里随波,面朝大海逐流自己的存在。作者把夏日每一束颓废的光打磨成一颗颗精致圆润的珍珠,串联起一条迷人的项链,一圈一圈缠绕在年轻迷惘的脖颈上。
在作者笔下,城市里的年轻人虽然同频,但却不在一个节奏上共振。他们把自己圈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在纵酒戒酒、自律和躺平的纠葛里无聊循环,倔强的等待这格格不入的世界的一声道歉。阅读中,遗憾中的忧伤多的早已溢出了200来页薄薄的小书,在我的手里心里肆意流淌而不自知。且借用书里的金句,让它们互相链起来接表达一种情绪,穿过我2025我虚掷的夏天。
“每次季节变化,我都想扬帆远去,可我哪都没去。”最终成为别人眼里远方的那一道可有可无、雷同一律的风景。
“我们成为现在的样子,不是因为我们遇见的人,而是因为我们离开的人。”遇见的人让我们扬起新生的帆,但方向的舵盘掌握在我离开的人、或者说是离开我的人的手里。
于是迷惘总是一阵阵袭来。终于有一天醒悟:“事情总是这样。一个人竭尽全力想要置身事外,但忽然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却发现自己身处某个故事之中,一路奔向结局。”
“我想到一切都奔向大海,而大海会包容所有,所有那些无法诞生和永远死去的事物。我想到天空打开的那一天,这些事物将会第一次——或者说再一次——获得存在的权利。”于是,我学会了“最擅长的两门艺术:保持沉默,适应环境。”
也懂得了“不要对任何事物寄予希望,没有任何船只、任何道路为你而设。既然你在世界的这个小小角落浪费了你的生活,那么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你的生活都已经毁了。”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共同塑造了一个人的认知框架,一个人要跳出框架彻底改变自己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硬仗,没有标准的答案。看清这点,也就原谅了自己,原谅自己生命的不和解,也原谅了他人。原谅他人生命里的不妥协。
而时间,不过是是挂在墙上的日历那一张张撕去虚掷在垃圾桶的纸。我已经扔了一万五千张,每一张上记录的曾经挥之不去的光阴的故事,都虚掷在夏日的光影里,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