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提升带来的改变

从本月第一节思思老师的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的课中,教会我们要从多个学科出发,跨学科进行合作,形成知识的共构,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的体验和经验出发,关注到社会与自然的问题,特别设计了以蜗牛为主题的一个自然学习笔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关于思维导图的绘制没想到也是大有学问在,中心主题的确定是基础,其余的分支必须围绕着中心开展,字体大小要清晰,颜色要明亮,给人一种循序渐进,思维不断发散的感受。尊重学生的创意与想法,不要拘泥于形式,使用多种方式表扬激励学生,教师与学生通力合作的课堂才能称之为高效课堂。感谢思思老师的分享,我选取了“春天”作为打卡作业,设计初衷在于让学生拓宽思维,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气,时令美食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图片发自简书App

信息技术的运用很多时候确实简化了我们教师的教学过程,比如我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起作业这个APP,就能很大程度上地及时得到学生听读能力的反馈,一些趣味性的练习也能让不愿意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大胆地说英语。也可以使用里面的剪辑功能剪辑一些听力的音频给学生进行练习,希望会有更多优秀的app开发出来。

接下来的,PBL项目设计大概可以分为课前准备阶段,学生分组阶段,每个小组配备一个组长和记录员,组长负责引导和组织组内讨论,总结已取得的成果,确定学习计划,记录员记下讨论过程。确定情境和问题阶段,PBL中的情境是学习活动的起点,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围绕解决问题不断获取知识和能力。这种情境需要来源于现实或接近现实,在整体和细节上都要有利于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