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更关乎党的生死存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一指示,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也为全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常态化长效化:构建作风建设的“四梁八柱”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体制机制层面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
强化教育引导,筑牢思想堤坝
作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题。要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党内学习必修课,引导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同时,要突出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教育引导,通过案例警示、廉政谈话等方式,增强其拒腐防变能力。
健全制度机制,扎紧制度笼子
制度是作风建设的“硬约束”。要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构建“学查改”一体推进机制,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例如,建立经常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群众举报等方式,精准识别“四风”问题新动向;完善风腐同查同治机制,既查腐败背后的作风问题,又纠作风问题背后的腐败根源,斩断风腐交织链条。
强化监督执纪,释放严的信号
监督是作风建设的“防火墙”。要抓实党组织日常监督,有效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对顶风违纪行为速查严处。例如,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明察暗访,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露头就打;同时,落实作风建设政治责任,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对失职失责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严肃问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以上率下:领导干部的“关键示范”
作风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深刻改变了中国,关键就在于‘从党中央做起、从高级干部严起’”。领导干部要带头严守纪律规矩、不逾纪法红线,带头严格家风家教、弘扬新风正气,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例如,某省通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承诺制”,要求省级干部公开承诺并接受监督,有效带动了全省作风转变。
八项规定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党风政风,更带动了社风民风持续向好。过去,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现象屡禁不止,如今,勤俭节约、务实清廉成为社会主流。202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这一数据,是人民群众给党投下的“信任票”,更是对作风建设成效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