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笔是文学语言技巧之一。行文前后照管的方法。在文章的前边某处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又暂不详说,只作一个交待,这就叫“伏笔”。
在后文适当地方,对于前边交代的内容再加以详述,或予以点明,这是对伏笔的照应。这样一伏一应,可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严谨,针线绵密,血脉贯通,更圆满地反映客观事物。
伏笔,可设于文章开头,也可设于文章中间,一篇文章可一次设伏,也可多次设伏,伏应距离的远近,也没有一定之规,伏笔的要点在于暗藏不露,须经后面应笔点明,读者才恍然大悟。俄国作家契科夫对伏笔的解说特别形像:“比如在前面写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支猎枪,那么这支措枪在最后一是要射出子弹的。”“墙上挂着一支措枪”就是最后猎枪射出子弹的伏笔;最后猎枪射出子弹,是对“墙上挂着一支措枪”的照应。伏笔之后一般有照应,所谓前有伏笔,后需照应,上挂下联,结构谨严是也。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这一处细节“(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这是一句伏笔。
再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酒葫芦”“花枪”这两物件,看似不起眼,其实也是小说中的重要伏笔。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走三二里便有市井”。写老军絮叨之态,闲带出葫芦,初读时好像是为了买酒,实则是为了引出山神庙。 可以说没有老军赠“酒葫芦”,也就没有林冲的出草料场沽酒,也就没有他躲开火患,偷听到陆谦等人的话这一些情节。“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阅读时只以为天寒手冷,实则是为后来杀人时可立即使枪埋下伏笔。这同样也是伏笔。
曹雪芹是用伏笔的高手,《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在书中都有伏笔。例如第五回中的判词。第一首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那里就为第七十八回晴雯的死埋下了伏笔,她的死因是毁谤。为什么有人毁谤?正是因风流灵巧招人怨。再看下一首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又是一个伏笔。这个伏笔和其它的判词不一样:其它都是一词一人,这个是写的两个人,即林黛玉和薛宝钗。她们的结局都很凄凉。
伏笔的感觉像是提前隐藏一些与后文相关的信息,但这个信息在后文的哪里出现,就不得而知了。但总之不会立刻出现。例如《社戏》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田,就是伏笔,为后文看戏归来偷豆吃埋下伏笔。
我们在运用伏笔时也要注意:
第一,要伏有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前面提到了“解腕尖刀”和“花枪”,高潮部分就写到用“解腕尖刀”和“花枪”结果了仇敌。不伏不应,只伏不应,均是败笔。 第二,伏要“巧”。伏笔关键在于一个“伏”字,且要“伏”得不露痕迹。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沽酒御寒、挡门遮寒,都是当时的实际需要,并且都又与风雪天气有关,所以读起来感到自然合理,不认为是有意设伏。由此可见,“伏”贵“隐”,忌刻意、显露。伏笔要力求做到不让读者轻易察觉,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第三,伏笔与照应,宜疏不宜密。即伏笔与其后面的照应不要紧贴。如果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小说显得呆板,读起来难免枯燥。
语教一班李婧
219306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