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管理一课中,老师要求我们每个组要采访10个餐饮企业中的高管。
我们组确定的主题是餐饮工业化,所以主要的对象就是快餐店。前期工作准备了一个多月,访谈问题总是有点不对劲。当然,作为抱大腿的我,没有什么质疑的资格。反正在后期的整理中可以做好调整。
我们阿尔法采访小队,周日下午出发,接连去了真功夫,肯德基,麦当劳,72街。
真功夫的人就相互推脱,磨了一个多两个小时,发现那些人都是不懂这些的。我们自知无趣,便也离开;我们在肯德基的停留时间也是最短的,因为我们话都没说完,那个衣服不一样的人呢,就打断我们的话,说没时间;到了麦当劳,起码经理是好声好气“我们公司有规定,不能接受采访的”,说了一些话,我们便也离开;当我们到了72街,找到了经理,经理表示不是很懂,我们可以找店长,然后店长不在,要等周一,于是我们也离开了。
既没说接受,也没说拒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们周一下午再次来到这里。结果经理说店长去逛街,让我们等一等;我们一等就是等了两小时。
不过还好,店长接受了我们的访谈。
店长跟我们讲了一个小时,当时我的记录研究千来字,还好我有做录音。但是后来根据录音再整理的时候,也就多了五百字。但访谈进行到了后面的二三十分钟,已经不太有新的东西,大多都在重复前面的观点,不过是会有新的例子而已。
其实如果我们把问题问到知乎去,同样也会有高水平的人来回答,而且这些回答,经过文字的编辑,逻辑性会更强;而作为我们来说,更省时间。靠腿这样,走两天都不一定会有一位,工程量巨大。我觉得配上一门课,用这么高规格,是不合理的。
而我们的陈院长,会觉得,这是好的,这是成长,他看着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