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到底什么是心理学――《这才是心理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在旅行中,候机时读书是最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了。

我本周读的就是这本书――《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

本书介绍:这本书是许多国家心理学本科专业学习的指定书目,也是畅销书。

作者介绍:美国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 Stanovich)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并且曾担任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首席科学家。

本书共十二章:

第1章――科学和心理学是什么

第2章――可证伪性。

第3、4章――关于科学研究中的操作主义和个案研究。

第5-7章――心理学实验的要点。

第8、9章――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

第10--12章――概率推理和偶然性的知识,以及详细了解大众抵制科学心理学的原因。

推荐度:3星

个人感悟: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3――9章都在介绍心理学研究中会用到的一些实验方法和原则,其中提出了一些概念,知道这些概念是怎么回事就可以了。毕竟像我这样的人,不是要考什么心理证书,只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或感兴趣读读而已。

但我觉得有必要先明确下到底什么是心理学。

书里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像上学读书时学的物理化学之类的科学。

心理学的首要特征是: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受过教育的标志是可以去思考一种思想,而不是去接受它。”

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心灵鸡汤和成功学,我们应该思考一下,道理我们都懂,为什么就是过不好一生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你遇到困难时选择哪种观念的思考过程、判断过程它们不能教会你。而教会你如何思考的是心理学。

这些鸡汤和成功学被这本书里称做世俗智慧,而心理学则扮演着世俗智慧的检验者的角色。

我们觉得心理学知识难懂。你没发现,我们当初学习物理化学的时候,对于不懂的物理化学词汇,人们不会抱怨,但是对于心理学可就是另一套标准了,术语之所以趋于专业,是因为有许多新的理论需要新的概念来定义,同时也为了便于学术界的交流。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书里提到几个我了解的概念,觉得有必要分享下。

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标准是科学理论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它表示科学理论必须有验证其真伪的方法。

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指的是所有的基本粒子或量子不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术语来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术语来描述。心理学术语的解释和理解同样如此。

巴纳姆效应:星座利用的就是巴纳姆效应,即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但大众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这个效应是手相学和占星术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延伸思考到许多玄学,比如超感官感知、生物节律、通灵、漂浮术等等。

元分析:这种把不同研究证据整合起来的方法,我们定义为元分析。

交互作用: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因素可能会由于其他因素的出现而产生不同的效应,也就是说,某些因素之间会存在依赖关系,因此它们产生的效果也可能会叠加。

阿喀琉斯之踵:(来自古希腊神话,意为致命的弱点)

赌徒谬误:如果连续6次都是正面,你下一次会押正面还是反面呢?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反面,但事实上,下一次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是一样的。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判断,是因为倾向于将过去事件和未来事件相关联,这就是赌徒谬误。

错觉相关:人们这种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错觉相关”。我们会错误地放大那些随机发生的事件,特别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比如误了车而偶遇了老同学;一个人在餐厅吃饭遇到前任;想起某个旧友结果她刚好打来电话……如果遇到这些事件,我们会觉得这种小概率事件居然会发生,真是太神奇了!但事实上,它们并不比任何其他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更高,只是由于它们对你的影响更大,所以才显得这样奇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如何辨别心理书呢?书里提到大致有一下三类。

1.心理学早期经典著作,如费洛伊德的关于精神分析的相关书籍。

2.伪心理学书籍,这类书籍内容主要是心灵感应、意念移物、通灵术、星座等

3.心理学自助类读物,心理学常常被用来解决人际关系、心理调整,甚至减肥、提高性生活质量等问题,因此这一类也是书店里很常见的心理学读物,主要包括为提升人们的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励志类书籍,关于人类行为的新瓶装旧酒的书籍,以及只有极少数的由负责任的心理学专家为公众撰写的书籍。

心理学作为一门备受追捧的学科常常被滥用,这一情况在数字化媒体和互联网上的情况更糟糕,常有一些并不是真正的心理学从业人员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这类书籍的另一个弊端就是让人误以为心理学追求的是那种“菜谱式”的知识,也就是只告诉你如何做,但对基本运作原理一概不谈。

另外,人们相信这些伪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人们更愿意相信世界是他们所期望的样子,而非其真实的样子。其实我们只要牢记一句为心理学正名的话——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就能理解为何我们不能随意对心理学知识指手画脚,而是应该把我们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尊重同等地给予心理学。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个交待,也是我自己的收获。

希望能对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有所裨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Day 1 №1 导读 当听到我的专业是心理学时,不少人会说“你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吗”。我往往会吐吐舌头告诉对方“...
    Jean_zz阅读 3,030评论 3 32
  • 序言 开篇中,斯坦诺维奇先生就告诉了我们,学习心理学的好处在于可以更好的理解他人,更加全面和精确地认识到哪些原因决...
    要饭熊阅读 10,052评论 0 8
  • 作者简介 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 Stanovich),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和人类发展科学荣誉...
    立言力行阅读 1,609评论 3 9
  • 让儿子气的掉眼泪。上次没完成作业,化学老师已经通报全级部家长群,让家长说明是否在家尽了督促之责。为此保证这次长假会...
    样样松阅读 237评论 0 0
  • 今天是是周五,在单位忙的一塌糊涂。 下午接到班主任通知,孩子宿舍内务整理不合格,被扣了分数,尤其是被子检查叠的不够...
    锦墨hhy阅读 2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