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08赵迎今天在家,拿起前几日在图书馆借的《幸福的种子》来看,收获颇多。
认识松居直先生是小鱼儿两岁的时候,在早教中心听育儿讲座,关于如何给小孩看绘本的。专家说,她建议不要看那些家长教育出优秀的的孩子,从而把他的教育方法写成书,这种成功案例。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人家孩子能打进清华,你家孩子说不定打进精神病院。
之前看过《 人生设计在童年 : 哈佛爸爸有话说》,发现人家爸爸的资源非我们能比,作者在美国一所很好的大学当研究员,认识很多有才的人,提供给女儿很多锻炼机会。当然,人家爸爸的理念我是很赞同的,人生规划应尽早。
还有一点个人发现,看了众多育儿书,成功教育女儿从而出书的家长比较多,鲜有成功教育儿子的。个人觉得儿子的教育方法跟女儿很不同,女儿比较听家长话,家长多用心多花时间精力,按家长规划发展的可能性很大。儿子比较随性,叛逆,你明着跟他说东,他偏要往西。但事实上,各界成功人士中还是男性比较多。为什么会这样?我相信性格决定命运。我并不是宿命论者,但我发现人生的很多重大抉择往往跟性格有关,甚至你接触到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人称为朋友,也跟性格有关。我觉得做家长的,要做好引导工作,尽可能营造合适的成长环境,以后他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工作,跟什么人结婚,几岁生孩子,非我能规划的,也没必要。我特地买了本书《 营造环境,而非控制孩子:情商教育新主张》很少见,下单的时候并不知道是盗版,挺不自在。
说回正题,专家说有空要多看看大师的作品,比如被称为 “日本绘本之父” 松居直的书,她当时推荐了《我的图画书论》,我一直没找着。正巧,在图书馆看到他的另一本书《幸福的种子》。
摘几句有启发的句子:
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的内容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对所有孩子来说,图画书不是用来读的书,它是请别人读、而他们用耳朵接受语言的书。
P33 "图画书的价值因人而异"
父母为孩子念图画书也能充实自己。因为父母投入感情,专心地去念,不知不觉就会清楚地感受到艺术家用言语即插画所创造的美好世界。
讲图画书的人能决定图画书的最终价值。
根据我本人的经验,念图画书给孩子听,可以察觉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难了解到的。
P58 “爸爸的图画书”
这里介绍了一种很好的自制认知类图画书的办法。把过期杂志的汽车广告减下来,然后将这些精彩、充满速度感的照片贴在纸制坚硬的剪贴簿里。这是更杰出的交通工具图画书。想想看,每一份汽车广告都是厂商费尽心力,投注大量制作费做成的,其中不乏世界一流汽车专业画家的杰作,有些插画甚至比实物更精彩生动,而且印刷用色之多,也不是一般四色印刷的图画书比得上的。
P71 “不要让孩子自己看”
我认为,在思考图画书与幼儿的关系时,最重要的是认清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看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
P103 “残酷与幽默” (有点颠覆我的观念)
《三只小猪》是应该最具代表性的童话故事之一。雅各布斯改写的故事中,第一只和第二只小猪都被大野狼吃了,最后只剩下第三只小猪和大野狼斗智。最后,大野狼不单是死了,而且还出乎意料地被小猪咕嘟咕嘟地煮成了美味的“狼肉大餐”。有趣的是,几乎每个看过这个故事的爱人和小孩都会开怀大笑,并没有悲伤或厌恶的表情。
甚至在有些版本中,小猪和大野狼最后竟然成了好朋友,这种做法简直是看不起孩子的智慧,因为从整个故事的发展来看,小猪和大野狼根本不可能言归于好。这种写法表面上是基于教育上的考量,实际上是在愚弄孩子,而且不信任人类。孩子们听到大野狼被小猪吃了,不都笑得挺开心吗?如果这样的结局果真太残酷,孩子们怎么笑得出来呢?这证明这样的结局健康而幽默,一点也不残酷,而丰富的幽默感,孩子听了开怀大笑,正式这个故事的精髓即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