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篇随笔之前的五分钟内,我敢保证,我还在看大冰写在《阿弥陀佛么么哒》上的后记。很喜欢那一句“因为疼痛总比苍白好,总比遗憾好,总比无病呻吟的平淡是真要好得多的多。”
突然想找一个地方流浪。在这一点上,三毛是我的启蒙老师,大冰是我的学长。
关于流浪……这个词太复杂。单凭我那点的阅历,是断然没有资格对它下定义的。可谁让我的老师走遍大江南北,我的学长又是一个资深的野生作家呢?
可我依旧解释不通。
世界上有太多人因为想做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而去流浪的人。他们有的为了所谓的逃避现实,有的为了在漫漫的长途中疗他们所谓的伤。哪有那么多的苦难同时降临在一个人的身上的呢?所以“苦难”一词又如何定义呢?
抱歉,我依然无法接释。
可即使这样,我依然清楚的是惨淡的成绩不意味着惨淡的人生,失去了情感不是丢掉了世界。不是我在夸张,至少我见过的人中,真的有人这样想。
流浪不是为了逃避所谓的苦难而存在的,我想要流浪,也只是为了想要“在路上”。身体不能随心所欲地移动,那就让灵魂前去寻找。学长说,青春需要犯错。可流浪不算犯错。在慵懒的午后读他的书,看他看过的风景,用灵魂走他走过的路,也是一场流浪。
我们都曾在路上,路遇我们不曾见过的风景,经历着不曾经历的人和事。我们应该还会在路上,一直流浪到一个可以返回的远方。至于哪里才算是一个可以返回的远方,恐怕我仍旧解释不清。至少我知道,关于流浪,没有谁比有梦想的人更有资本。所以啊,怀揣着关于流浪的梦,让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能一直在路上吧。